首页 > 金寨县林业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负责人解读
号: 11341426003240552M/202109-00025 信息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其他
内容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文日期: 2021-09-26 19:09:14
发布机构: 金寨县林业局 生成日期: 2021-09-26 19:09:14
来源单位: 金寨县林业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美国白蛾防治知识宣传解读
文  号: 词:

 美国白蛾防治知识宣传解读

2021-09-26 19:09 来源:金寨县林业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它食性杂、天敌少、适应性强、繁殖力大、传播蔓延快,寄主范围广,极易爆发成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2011年传入响水、滨海两县,现有扩散蔓延之势,形势十分严峻。东台离疫区比较近,且栽植的阔叶林木大都为美国白蛾适宜寄主,害虫入侵潜在威胁巨大;一旦入侵,极易在我市特别是杨树种植区爆发成灾,不仅将造成巨大生态损失,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扰民事件。
  (一)美国白蛾的识别特征
  美国白蛾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
  (二)危害规律
  美国白蛾一年发生2-3代,以幼虫取食危害树叶及农作物。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危害。幼虫吐丝结网,群居危害。1-2龄幼虫只取食叶肉,致叶片成纱网状;3龄后,幼虫将叶片咬成缺刻,1-4龄幼虫取食形成网幕,5龄后分散取食,进入暴食期,严重时将树叶及农作物蚕食一光。
  第二代幼虫7月中旬发生,8月中旬为危害盛期;第三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三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越冬蛹多在树皮缝、土石块下及一些建筑物缝隙处。
  (三)传播方式
  一是老熟幼虫爬行及成虫飞翔传播,但成虫飞翔能力不强;二是幼虫、蛹随寄主植物、货物包装物以及附在交通工具上作远距离传播。
  (四)喜食树种
  美国白蛾食性杂,危害300多种植物,在盐城主要喜食桑树、榆树、紫叶李、法国梧桐、泡桐、杨树、柳树、杏、樱桃、黄豆、花生、白菜等多种树木和农作物的叶片。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五)防治措施
  要抓住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等4个防治关键时期,采取人工、物理、天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人工物理防治
  剪除网幕:1至3龄幼虫期结成网幕危害,每隔2~3天仔细查找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利用高枝剪连同树枝一块剪下,并就地销毁。
  围草诱蛹: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左右处,用谷草、稻草、麦秸、杂草等在树干上按上松下紧绑缚一周,诱集幼虫在围草中化蛹,待化蛹后集中烧毁。
  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的特点,在距地面2-3米高处,悬挂杀虫灯,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集,集中处理。
  人工挖蛹:在6月下旬、8月中下旬、10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上旬,在树皮缝、土石块下、杂草枯枝落叶层中或土壤表层内、墙缝等越冬、越夏场所,人工挖蛹,集中消灭。
  2、天敌防治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释放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黑基啮小蜂等。按幼虫和小蜂1∶3~5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上午10:00至下午5:00以前进行放蜂,将蛹悬挂在离地面2米处的枝干上,小蜂便会自行扩散寻找寄主,寄生在美国白蛾的蛹中。
  3、无公害制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在美国白蛾幼虫期进行,由于第一代美国白蛾虫龄较为整齐,多在树干中下部危害,易防治作业,所以第一代幼虫破网前为最佳防治时期。可使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或1.2%苦·烟乳油3000倍液,也可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5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均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六)全民动员,排查虫情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正是美国白蛾危害盛期,网幕非常明显,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全民动员,迅速开展美国白蛾防治普查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监测调查,重点对交通沿线、城镇驻地行道树、新造林绿地和货场、村庄庭院、饭店、旅馆、公路收费站及服务区等易发生美国白蛾疫情的区域进行监测,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现场除治,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坚决打好美国白蛾防控攻坚战。


    解读人:金寨县林检局局长 方泰泉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