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县政务公开办、县效能办的帮助指导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要求,以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为统领,紧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污染总量减排等重点工作,把推进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加大公开力度,拓展公开渠道,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我局信息公开工作。根据要求,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1、推行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县环保局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上报环保业务公开信息,安排2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公开日常具体工作,有效整合各类信息内容,做到及时准确地在政府网站上公开。
2、推行政务公开目标考核制。年初,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目标要求进行了任务分解,制定了《金寨县环保局关于分解2017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金环〔2017〕101号),信息公开任务具体落实到责任科室,确保政务信息及时、准确更新。对照《金寨县政府信息公开部门目录标准及发布要求》和有关会议精神,对信息内容要素、展示形式、时限要求、责任科室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将政务公开工作列为年终考核的内容。为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政务公开水平,我局印发了《关于印发政务公开工作制度的通知》。12月上旬,我局按时向县政务中心申报了县政务公开示范点先进单位。
3、推行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制。将政务公开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列入局党组会议日程,每季度按政务公开办监测结果情况通报到各科室,要求及时整改到位,查缺补漏,定期总结信息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难点、问题和存在不足,并在专题会议上集体分析并研究解决方案。
二、多措并举务求工作实效
1、突出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主平台,主动公开工作动态、政策法规、“三公”经费等一般政务活动信息,及时发布空气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水质、重点国控企业污染物排放以及建设项目受理、审批、验收等环保业务信息,进一步推进了环保信息公开的透明化。
2、认真办理人大政协提案议案。今年,县人大、县政协依法行使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评议,涉及我局承办1件人大提案、3件政协提案,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征求意见、制定方案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逐一回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在网上公布办理情况和提案回复满意度。
3、及时回复网上群众来信诉求。设立12369环保投诉电话专线,开通信访专网和环境监察专网,使得群众投诉的渠道得到更高的保障,截止目前,已成功处理信访165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没有发生超时办理情况。
4、利用信息公开栏、制度上墙以及电视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传统渠道、网络媒体等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宣传和公开秸秆禁烧、高考禁噪、生态创建等重要工作,主动地公开各种环境保护信息。
5、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务公开宣传活动。结合新《环保法》的实施,以3.15消费者权益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为重点,深入开展环保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景区活动,专题发布我县空气质量状况公报,举行了“绿色出行”、环保信访面对面等活动,大力倡导节约、低碳生活方式。
三、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情况
截止目前,我局在县政务公开网上发布各类信息410件,其中重点领域公开248条,规范了局财务预决算、三公经费和项目专项资金的公开;在政府网发布工作动态100余条,认真报送党委、政务等各类信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理县政府网书记信箱、县长信箱投诉165条,及时做到网上回复。
四、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政府、与政务公开办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动公开的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政务服务信息公开较少;二是某些环境监测数据的发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易引起矛盾纠纷或不良影响,没有经过上级环保部门的验收就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不能予以公开;三是权责清单涉及的行政权力,很多网上办事流程、细节还不成熟,难以全部公开,对一些敏感性较强环境违法的行为不能及时或全部公开。
五、下一步打算
在新的一年里,将本着方便群众,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提高综合素质,优化办事时效,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环保新形象,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强化效能建设,不断规范公开程序。坚持依法依规公开,开展政务公开回头看活动,提高公开质量和效率,及时将政务信息录入政务公开平台
2、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报送信息。调动各科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信息编报水平,及时将相关的政务信息上传到政务公开网。
3、抓督查促落实,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工作监督和专项督查,督促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政务公开队伍建设,完善政务监督工作机制,不断改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