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和安徽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招商兴县”战略不动摇,突出新能源、大健康、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主导产业,举全县之力大招商促就业带脱贫,取得了明显成效。招商引资工作自2014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全市先进位次,其中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县区”。
一、搭建平台,打造招商洼地,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规划建设了现代产业园、金梧桐创业园、总部经济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大园区,为各类招商项目落户搭建平台。现代产业园区,规划面积50.74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产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征地拆迁、三通一平等配套建设基本到位,已有华润集团、正威集团、恒大集团、中国供销、阳光照明、雅迪集团、春兴精工、红星美凯龙等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纷纷落户。金梧桐创业园,占地400余亩,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50万平方米,出台统一招商政策,为孵化器、创新型等中小微企业快速落户创造条件。总部经济园,占地面积600亩,建设总部经济大楼15座近80万平方米,功能涵盖总部经济、星级酒店、商务会所、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商务贸易等,已引进物流、保险、贸易、人力资源等总部及平台公司超100家入驻。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总面积20余万亩,重点引进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规范化种植、冷链仓储、精深加工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企业,目前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四大园区落户企业460多家,常年用工30000个左右,仅美自然嘉盛纺织产业园就落户企业71家,就业职工1800多名。
二、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努力做到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金寨生态得天独厚,特色资源富集,是中国长寿之乡、天然氧吧,素有“板栗之乡”“名茶产地”“西山药库”之美誉,拥有板栗50余万亩、茶园20余万亩、油茶20余万亩、竹林近30万亩,全县中药材品种1363种,种植面积近20万亩,是“千年贡茶、绿茶之王”六安瓜片茶原产地。该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引龙头、建基地、拓市场、强品牌、带农户”的思路,近5年发展各类示范基地近50万亩,出台《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奖补办法》激励政策,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扶贫车间13个,让老区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当上“月薪族”。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在全军乡全军村建立茶叶基地2000亩,订单收购贫困户茶园近3000亩,采取“订单收购、二次分红”的办法,带动周边近10个村400多人实现季节性就业,全军村贫困户徐开成每年稳定增收近4万元。金寨县青山镇大学生李先辉,毕业后在外创业,2015年“凤还巢”,注册了安徽先徽食品有限公司,挖掘金寨特色农产品挂面,从传统作坊生产到系列产品研发、贸易、电商、直播带货、餐饮等,形成了挂面全产业链开发,在当地建立了“扶贫车间”,解决当地群众30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41人,年增收3万元以上。
三、加强培训,精准对接服务,实现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双赢。突出抓好技能培训,围绕县域特色产业,根据贫困劳动者意愿,整合县域培训资源,依托金寨技师学院,打造“一户一人一技”“技师学院+乡镇”“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免费技能脱贫培训模式。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91期,培训贫困人口2.78万人次,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全覆盖,初步取得“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效,也为企业用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精准对接服务,通过建立金寨县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和就业创业需求数据库,完善“一户一策”就业扶贫台账,做到“家底清”。同时,加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引进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公司,精心组织“春风行动”“每月逢8就业招聘日”“2+N”等各类招聘会。截至目前,开展就业帮扶活动220场次,提供岗位7.2万个,帮助贫困劳动者县内就业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