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路域 幸福家园

发表时间:2021-03-25 10:50 来源:六安新闻网 责任编辑:方临昕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红源誉中华,山水秀天下。金寨县依托境内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的精品农村路,实现由“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的华丽嬗变,走出一条主打休闲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合力构筑——

近年来,素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之美誉的金寨县,充分依托“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的高光定位,以及得天独厚的“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举县而为,合力攻坚,着力打造一批“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的精品农村路,掀起金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新热潮。

云上红岭 莲花人家

位于金寨县东中部地区的乡际连接线X324油槐路,系2017年县级畅通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经油坊店乡上坳、西莲村至槐树湾乡板堰村,全长25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6米,直接受益人口2万余人,工程包括上坳至西莲12.44公里道路升级改造、西莲至板堰3.1公里新线建设、6座180米危旧桥梁拆除重建、西莲至槐树湾5.813公里村级道路改造、东莲村支线道路5.7公里维修改造等内容,总投资7000万元。曲折盘旋、绕山而上的油槐路伴随着脱贫攻坚的春风,在大别山腹地的莲花峰上实现了由“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的华丽嬗变。

西莲村一度是国家重点贫困村,193户、6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乡亲们曾经过着“交通靠走,通信靠候,取暖靠抖,治安靠狗”的穷苦日子,现如今,西莲村依山傍水,以路为媒,依托油槐路“中国红岭公路”最险最美路段,立足高寒山区自然资源保护和良好生态后发优势,独辟蹊径地走出了一条主打休闲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

西莲村生态优良,植被覆盖率97%,四面悬崖峭壁,人文和自然景观奇绝优美,怪石、碑刻、古树、云海、杜鹃叹为观止,油槐公路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深度融合,实属一条“路在山中、车行林中、人在画中”的“流动风景线”。自驾于弯曲自带秀美、宽阔而又平坦、险峻不失安保的油槐路,行走在莲花山景区登山观景步道,驻足于莲花山东岭和西风口观景台,露宿在莲花谷萤火露营基地,人们可以忘情地欣赏大别山原生态山水美景,畅快地体验“世外桃源”般的养生文化和探险野趣。

近年来,西莲村以油槐路基础设施面貌巨变为契机,接连打赢“异地搬迁、修路改电、旅游环境”三场硬仗,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心村庄,解决了困难群众散居山上、生活不便的难题;贯通全境、紧靠高速、连接高铁的双车道水泥路,拉近了与5A景区天堂寨、3A景区马鬃岭、金刚台、悬剑山及大湾村等景区的距离;从乡到村的农电整改和主干道、村组路、新农村亮化工程,让西莲村从此告别了冬雪封山电断路阻的历史;村内旅游接待中心、露营基地、旅游停车场、旅游步道、景区安全防护等项目相继完工,餐饮、住宿、体验、康养、文化展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近3000亩高山有机茶、有机泡菜、草莓育苗基地和满山遍野的竹林资源,催生了莲花山农业观光游,以民间歌谣、故事传说、花鼓伞为主要内容的莲花山民俗文化游,成为展示西莲面貌、吸引各地游客的新载体。

“我们西莲发展休闲旅游,就像拎起了产业大藤,走出了一业带多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西莲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党支部第一书记周晓峰语气中透出自信和自豪。如今西莲村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游客接待量由2017年不足4000人到2020年5万多人次,年旅游总收入400多万元,成为群众稳定就业增收的摇钱树。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业人员2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劳力占60%以上,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多元,其中旅游收入就达2000多元。西莲村2019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湖光山色 路通茶乡

油坊店乡面冲村位于金寨县东南部,属4A级水利风景区响洪甸库区一线村,辖14个村民组605户2549人,面冲村距S209省道3公里,茶产业特色明显,是六安茶谷核心区,也是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驻村蹲点扶贫联系村。2016年被列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荣获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并被列为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2017年被安徽省文明委评为“安徽省第四届文明村镇”和“森林村庄”荣誉称号,当年又被授予“全国第五届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面冲村道路西联G529,东接六安西茶谷4A风景区,全长3.5公里,2018年县政府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拓宽改造,完善了公路沿线设施。2015年以来,面冲村依托交通基础设施面貌改变,紧抓“六安茶谷”建设机遇,迎合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需求和观光体验休闲旅游消费时尚,充分利用名山名水名茶优势,耗资2200万元,建成3180亩高标准茶园和有关配套设施,精心打造了位于响洪甸水库上游,集茶叶生产、茶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六安茶谷主题公园。园内山、水、茶,路、桥、廊互为映衬,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置身其中,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安静闲适、回归自然的愉悦之感,湖光山色,怡人性情,实为生态旅游、度假休闲、摄影写生的理想之地。

六安茶谷主题公园是展示六安茶谷建设成果的知名景点,通过发展观光型茶业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实现了茶叶由单纯的农业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推动了茶产业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和转型升级,提升了六安茶谷旅游整体水平。围绕响洪甸库湾美景和高品质秀美茶园,建成163米人行钢缆吊桥、3500米观景步道、1500米亲水栈道、30米休闲长廊、2个旅游码头、7座亭榭、3.5公里环湖大道,规范设立旅游标识标牌,建成了一条集观光、休闲、垂钓、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了景区服务品位。

茶乡美景引来游人无数,漫步其中如入山水画中。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面冲村办起多家“茶谷小院”和“农家乐”,建成了电商一条街。通过企业招商认领茶园方式,打造成城市及境外高端客户休闲养生、养老及农事体验场所。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使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形成了茶旅脱贫面冲模式。开发运用环卫管理平台,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立村庄环保长效机制,美化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路畅民富 红旅焕彩

X316金寨县新城区至汤家汇红色旅游公路,起于梅山镇小南京村,途径4个乡镇10个行政村,终于汤家汇镇泗道河村,全长50.6公里,三级公路标准,总投资4.5亿元,2017年3月动工,2019年1月建成通车,是金寨“四纵四横”最后一横东西向干线公路,是“中国红岭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路直接带动汤家汇红色小镇旅游资源开发,同时把小南京美丽休闲乡村、龙津溪地、望春谷、万亩杜鹃花、白龙潭、金刚台旅游景区串联起来,对带动金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及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红源誉中华,山水秀天下。汤家汇镇位于金寨西北部,地处豫皖两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生态示范镇、安徽省第一批十佳红色小镇、安徽省第三批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安徽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境内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革命遗址60多处,国保单位4处,省保单位12处,市保单位1处,县保单位35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处,省级传统村落7处,特色景观旅游名村4个,是六安市乃至安徽省现存红色遗迹最集中、最完好、最突出的红色小镇。

鄂豫皖苏区革命活动指挥中心、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旧址——接善寺,建于明初,现有房屋30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柏、银杏、红檀,均为建寺所栽,距今有600余年,1933年中共皖西北道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少共豫东南道委、少共赤南县委、红军医院旧址——易氏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一进三幢,六院26间,土木结构,保存完整,是红军少共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鄂豫皖红军第二后方总医院。赤城县邮政局——徐氏词,全国仅存两所赤色邮政局旧址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赤城县苏维埃政治保卫分局旧址——姚氏祠,始建于咸丰八年(1858年),祠堂大小18间,整个建筑宏伟气派,精雕细刻。

金寨县新城区至汤家汇红色旅游路通车以来,汤家汇镇迎来旅游业发展的春天,经过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境内旅游设施更加齐全,指示标识不断完善,建成游客接待中心900平方米,三甲医院1所,3A旅游公厕11座,大小停车场15个,面积6000平方米,宾馆8家,可容纳500人住宿,餐饮23家,2000人可同时用餐,年游客量30万人次。声名在外的红军街,既是电商一条街,又是游购一条街,内有土特产超市,物美价优,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金刚台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茶园种植是主要经济来源;泗道河村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药材、食用菌是主要经济来源。过去交通不便,农副产品难卖难销,群众收入普遍较低。小泗路通车后,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去”,金刚台村户均年增收4000元,泗道河村香菇基地吸纳26户贫困人口就业,户均年增收6000元,两村均于2020年全面脱贫。金刚台村还成功跻身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正依托红色旅游路、金刚台妇女排雕像、红旅生态停车场、红色旅游栈道、景区大门等建设工程,做大做强旅游品牌,全力打造集山水观光、乡村休闲、革命传统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旅游专业村。

“旅游大通道”变身“美丽农村路”,促进了红色小镇提档升级,汤家汇在公路沿线大力发展农家乐、农村客栈等特色产业,将红色旅游延伸到镇、辐射到村,为乡村旅游开辟了方便快捷之路,加快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助力了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景区”、“产品”变成“商品”、“民房”变成“民宿”。2019年全镇接待游客189652人次,较2018年161204人次增长18%,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仍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红源重镇汤家汇,遥记烽火忆峥嵘。如今的汤家汇镇,正稳步实施“红色铸魂,绿色发展,特色富民”三大战略,积极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生态镇,决心把汤家汇建设成为环境良好、红色经典景区。(吕绍瑚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传军)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