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2022—2035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征集单位:金寨县气象局 征集时间:[ 2023-04-10 00:00 ] 至 [ 2023-05-10 00:00 ] 状态:已结束
  • 征集公告
  • 起草说明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 文件
  • 解读

将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予以公示,面向公众征求修改意见。请将修改意见于2023510日前反馈至金寨县气象局,反馈渠道如下:

一、征集时间:

征集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510

二、征集方式:

(一)登录金寨县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和公众"意见征集平台(https://www.ahjinzhai.gov.cn/hdjl/yjzjk/index.html)留言。

(二)电子信件。发送至金寨县气象局邮箱(313265027@qq.com),

(三)书面信件。邮寄地址:金寨县梅山金叶路金寨县气象局(邮编: 237300),来信请注明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字样。

(四)联系电话:0564-7062151,吴主任

                                      金寨县气象局

 2023410

 

 



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

2022—2035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国发〔2022〕11 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县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25年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2035年,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监测业务系统更加精密,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气象核心业务水平。

1.健全精密气象监测网络体系。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建设全县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观测网,形成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加快推进花石乡大湾村自动区域站建设,补齐县内气象灾害易发区和防汛重点区域气象监测短板。稳步推进大别山(天堂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强化雷达和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提升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强化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提升数值预报模式应用能力实现卫星、雷达、自动观测站、数值预报等多源资料融合运用加强数值模式精细化产品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晴雨、气温预报准确率,提高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逐步形成“五个一”的精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县气候异常。(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数管局)

3.进一步完善信息支撑系统。在确保气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气象数据资料交互共享机制,推进气象数据跨部门融合应用。优化气象通信网络,提升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能力。持续迭代升级气象信息设施,满足气象数字化转型硬件需求。落实非涉密气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强化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数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坚持底线思维,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实施气象灾害及其风险预报预警与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 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构建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互动共享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提升风险预报联防联治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应急局)

5.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加强普查成果应用强化台风、暴雨、强对流、雨雪冰冻等高影响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优化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防御水平和承灾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精准靶向发布技术,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村(社区)等基层网格化管理。(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应急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强化农村公共设施和场所雷电防护能力建设。实施农村雷电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依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推进乡村重点公共设施、易燃易爆场所和多雷击公共区域雷电防护示范工程建设。完善闪电定位网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雷电防护设施安全检测,提升农村雷电防御综合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应急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保障体 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重污染天气应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 平。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 指挥和作业体系。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实施人工影 响天气作业安全能力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定期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和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评估,督促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应急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坚持协调联动,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9.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提质增效行动。重点提升气象服务乡村振兴精细化水平,加强针对粮油作物和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粮食生产全过程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深化病虫害防治、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深化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农业气象资源评估与利用,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10.实施“气象+行业”赋能行动。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金寨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和生产发展各环节。加强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提升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开展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推动旅游景区加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气象旅游品牌创建。强化能源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电力运行、供水等影响的精细化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交通局、文旅体育各乡镇人民政府)

()坚持人民至上,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服务供给。

1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具有金寨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 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社会媒体的互动合作机制,推动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机植入主要媒体、主流资讯、生活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等,持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和便捷性。(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数管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 预警,发展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预警。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等重大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将气象服务纳入城市交通、防洪排涝、供电、供水,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数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保障

13.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 细化详查。研究建设气候资源监测和预报系统为光伏电站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充分挖掘气候资源价值,建立全县气候资源“一张图”。(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文旅体育)

14.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实施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农业农 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气象服务。加强面向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

()坚持人才引领,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15.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气象重点人才计划,推动科研机构开展气象人才和科技资源交流合作,在气象预报、气象服务、气象监测、气象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及农业气象、生态气象、流域气象等交叉学科领域,培养优秀气象青年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形成气象高层次人才梯队。(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

16.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将气象人才统筹纳入地方人才 队伍建设,加大地方人才工程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部门支持力度。 对在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 的团体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向省、市推荐表彰。(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 气象工作统筹规划,督促重点任务落实。各乡镇要加大对气象工作支持力度,积极组织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完善灾害性天气应对等政策体系。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安全监管。健全气象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司法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推进开放合作。深化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应急管理、林业等部门在灾害防御、专业服务、工程建设方面的合作。推进气象与科研机构深化合作,深入推进气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水利局、县应急局)

(四)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县科技计划实施中支持气象领域科研项目建设。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按照政策规定落实地方事权范围内各项财政投入保障。完善气象设施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机制,支持气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科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起草说明


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了加快推进金寨县气象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安徽省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方案》(皖政办秘〔202256 )和《六安市推动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重点任务清单》(六政办秘〔2022144等文件精神,深入研究金寨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多次组织专家研讨,起草了《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二、起草依据

1.《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2.《安徽省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方案》

3.《六安市推动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重点任务清单》

三、起草过程

2022年安徽省政府、六安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的通知》(国发(2022)11)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的通知》(国发(2022)11)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3月中旬,我局着手起草《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实施方案》初稿,4月初,组织人员对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下一步将再结合反馈意见进行修订。

四、主要内容

《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发展目标。2025年,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到2035年,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监测业务系统更加精密,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共包含16项:一是健全精密气象监测网络体系;二是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三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支撑系统;四是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五是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六是强化农村公共设施和场所雷电防护能力建设;七是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八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九是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提质增效行动;十是实施气象+行业赋能行动;十一是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十二是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十三是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十四是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十五是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十六是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气象工作统筹规划,督促重点任务落实;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深化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应急管理、林业等部门在灾害防御、专业服务、工程建设方面的合作进一步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按照政策规定落实地方事权范围内各项财政投入保障。

 


网络渠道发表意见

电话渠道
0564-7062151
来信来访渠道
313265027@qq.com
其他渠道
313265027@qq.com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意见征集期间,收到群众来电反馈两条意见:

   丁先生建议将“1.健全精密气象监测网络体系。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建设全县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监测网络,形成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中的“专业气象监测网络”修改成“专业气象观测网”;

   李先生建议将“8.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定期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和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修改为“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2023年5月25日 8时46分

意见征集期间,未收到群众线上意见反馈。收到电话反馈意见2条,予以采纳,进一步修改方案。

序号 来电人员 反馈内容 采纳情况 理由
1 张先生 建议将“1.健全精密气象监测网络体系。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建设全县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监测网络,形成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中的“专业气象监测网络”修改成“专业气象观测网” 采纳 修改后表述更准确
2 李先生 建议将“8.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定期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和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修改为“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采纳 修改后表述更准确

文件

金政办秘〔202335

 

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金寨县贯彻落《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2022—2035)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金寨现代产业园区)管委,安徽金寨技师学院(金寨职业学校),县政府部门、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的通知》(国发〔202211)、《安徽省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方案》(皖政办秘〔202256)和《六安市推动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重点任务清单》(六政办秘〔2022144) 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气象高质发展,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3620




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

2022—2035》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县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25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2035年,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监测业务系统更加精密,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气象核心业务水平

1.健全精密气象监测网络体系。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建设全县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观测网,形成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加快推进花石乡大湾村自动区域站建设,补齐县内气象灾害易发区和防汛重点区域气象监测短板。稳步推进大别山(天堂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强化雷达和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提升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强化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提升数值预报模式应用能力实现卫星、雷达、自动观测站、数值预报等多源资料融合运用加强数值模式精细化产品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晴雨、气温预报准确率,提高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逐步形成五个一的精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县气候异常。(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数管局)

3.进一步完善信息支撑系统。在确保气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气象数据资料交互共享机制,推进气象数据跨部门融合应用。优化气象通信网络,提升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能力。持续迭代升级气象信息设施,满足气象数字化转型硬件需求。落实非涉密气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强化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数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坚持底线思维,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实施气象灾害及其风险预报预警与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 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构建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互动共享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提升风险预报联防联治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应急局)

5.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加强普查成果应用强化台风、暴雨、强对流、雨雪冰冻等高影响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优化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防御水平和承灾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精准靶向发布技术,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村(社区)等基层网格化管理。(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应急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强化农村公共设施和场所雷电防护能力建设。实施农村雷电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依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推进乡村重点公共设施、易燃易爆场所和多雷击公共区域雷电防护示范工程建设。完善闪电定位网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雷电防护设施安全检测,提升农村雷电防御综合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应急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保障体 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重污染天气应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 平。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 指挥和作业体系。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实施人工影 响天气作业安全能力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定期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和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评估,督促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应急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坚持协调联动,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9.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提质增效行动。重点提升气象服务乡村振兴精细化水平,加强针对粮油作物和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粮食生产全过程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深化病虫害防治、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深化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农业气象资源评估与利用,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10.实施气象+行业赋能行动。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金寨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和生产发展各环节。加强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提升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开展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推动旅游景区加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气象旅游品牌创建。强化能源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电力运行、供水等影响的精细化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交通局、文旅体育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坚持人民至上,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服务供给

1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具有金寨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 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社会媒体的互动合作机制,推动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机植入主要媒体、主流资讯、生活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等,持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和便捷性。(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数管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 预警,发展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预警。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等重大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将气象服务纳入城市交通、防洪排涝、供电、供水,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数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保障

13.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 细化详查。研究建设气候资源监测和预报系统为光伏电站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充分挖掘气候资源价值,建立全县气候资源一张图(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文旅体育)

14.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实施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农业农 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气象服务。加强面向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

(六)坚持人才引领,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15.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气象重点人才计划,推动科研机构开展气象人才和科技资源交流合作,在气象预报、气象服务、气象监测、气象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及农业气象、生态气象、流域气象等交叉学科领域,培养优秀气象青年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形成气象高层次人才梯队。(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

16.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将气象人才统筹纳入地方人才 队伍建设,加大地方人才工程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部门支持力度对在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 的团体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向省、市推荐表彰。(责任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 气象工作统筹规划,督促重点任务落实。各乡镇要加大对气象工作支持力度,积极组织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完善标准体系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完善灾害性天气应对等政策体系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不断健全气象标准体系。

(三)推进开放合作。深化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应急管理、林业等部门在灾害防御、专业服务、工程建设方面的合作。推进气象与科研机构深化合作,深入推进气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县科技计划实施中支持气象领域科研项目建设。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按照政策规定落实地方事权范围内各项财政投入保障。完善气象设施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机制,支持气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解读

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解读

 2023年6月20日,金寨县人民政府印发了《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工作,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安徽省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035年)>实施方案》(皖政办秘〔2022〕56号)和《六安市推动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重点任务清单》(六政办秘〔2022〕144号) 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金寨县人民政府印发了《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金寨县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了金寨县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到2035年,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监测业务系统更加精密,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年安徽省政府、六安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气象高质发展我局起草了金寨县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年)>实施方案》初稿组织人员对初稿进行讨论修改经初步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并对合理的意见建议予以吸纳,在研判的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并结合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形成正式《方案》。

四、《实施方案》的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包括六个方面16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气象核心业务水平。健全精密气象监测网络体系,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完善信息支撑系统。二是坚持底线思维,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强化农村公共设施和场所雷电防护能力建设,提升农村雷电防御综合能力;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 指挥和作业体系。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实施人工影 响天气作业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三是坚持协调联动,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重点提升气象服务乡村振兴精细化水平,做好粮食生产全过程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强化能源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电力运行、供水等影响的精细化服务。。四是坚持人民至上,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服务供给。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具有金寨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 预警,发展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预警。五是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保障。研究建设气候资源监测和预报系统,为光伏电站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六是坚持人才引领,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实施气象重点人才计划,推动科研机构开展气象人才和科技资源交流合作,加大地方人才工程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部门支持力度。

五、《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标准体系、推进开放合作和加大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并进一步明确完善气象事业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方案》中的工作任务是对金寨县今后三年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既符合国家、省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符合金寨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