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我县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抓手,不断筑牢法治理念、创新法治思维、推动法治实践,法治金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有关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议事协调机制。成立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组建了办公室和执法、司法、守法普法三个协调小组,明确了工作规则,完善工作细则。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县政府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建立年度综合述法机制,2021年起,每年组织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现场测评。三是完善巡察督导机制。建立法治建设督查与县委巡察联动衔接工作机制,实行“一巡一策”,同步巡察、同步整改、同步销号。
二、围绕服务中心,贡献法治力量
推进政务服务集约化。对涉及25个行业服务事项,统一材料规范和文书样本、流程图,实行一次性告知和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县级19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进驻率99.9%;县级1801个、乡镇级161个、村级66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率达99.3%。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成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4个乡镇(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23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在12348安徽法网建立法律服务店铺34家,店铺开通率100%,发布法律服务产品300余件。
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一是强化清单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实现“一单禁列,单无外单”。二是打造公平诚信信用环境。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建设,实行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2023年以来,累计向信用平台上传数据6.6万条,报送信用承诺及践诺信息40万条。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简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推进“多评合一”制度,实现投资审批“一网通办”。四是深化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在全市首批将水电气开户纳入企业开办同步办理,实现了涉及13个部门15个服务事项并联办理,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突出科学规范,促进依法行政
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中,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和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制度。2023年以来,县政府共审核规范性文件、协议154件,备案9件。全面启动乡镇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
积极化解行政争议。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3年以来,县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3件,其中办结81件,纠错6件、纠错率6.5%,调解和解35件、调撤率43.2%;共发生行政诉讼案件6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被纠错6件、纠错率9.8%。
持续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执法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创新推进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2023年以来,实施乡镇赋权体制改革,强化执法培训,建立法审指导机制,指导乡镇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178件,其中行政许可案件2719件、行政处罚案件459件。
四、推进全民普法,营造尊法氛围
完善机制保障。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法治宣传人员配置,培育法律明白人2043人,遴选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33户,加快形成县乡村组四级普法网络体系。
突出扩面提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宣传的首要任务,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持续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七进”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活动110余场次。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2023年来,各级党委(党组)开展学习260余场。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全县各中小学校共开展学法活动20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8万余人。广泛开展“送法进万企”活动,开展送法进企业1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推进法治宣传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2023年来,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6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
创新普法形式。大力发展法治文化,提档升级红色法治文化广场、二龙岗生态法治文化公园、青少年法宣教育基地、梅山水库、六安茶谷等法治文化阵地。开拓“互联网+法治”新渠道,持续播放《法治金寨》《法治之声》品牌栏目。推进“以案释法”活动,开展旁听庭审活动20余场次。
坚持普治并举。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载体,推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截至目前,共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12个,市级59个。
五、强化矛盾调解,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多层次调解体系。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全部建立了调解委员会,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322名,成立了医疗、商会等1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023年以来,全县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9264件,调解成功率达94.9%。
注重多渠道源头治理。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线下依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线上依托12348安徽法网等平台,提供高效便捷调解服务。
建立多元化调解格局。推动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各类社会调解组织工作联动;建立矛盾纠纷分流处置机制,搭建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调对接、县乡联调为支撑的大调解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升依法治县意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建设各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贯彻,提升学习深度和广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二)压实法治建设责任。重点对照法治建设目标任务,细化举措,加强督导。对任务落实不及时、工作履职不到位的单位予以严肃问责。
(三)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县乡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着力提高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四)造浓普法守法氛围。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根据不同普法受众的法治需求,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