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112-00001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内容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公开 发文日期: 2021-12-07 08:14:08
发布机构: 金寨县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21-12-07 08:14:08
来源单位: 金寨县气象局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六安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文  号: 词:

《六安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2021-12-07 08:14来源:金寨县气象局文字大小:[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一、制定背景及依据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根据《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六安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六安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制定意义及总体考虑

气象事业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在新中国气象事业 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只有加快推动我市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好气象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规划》是贯彻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明晰“十四五”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推动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重大项目立项建设、整体性推进六安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确保气象工作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05月份,市气象局印发《六安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同时明确各章节撰写人员。2020年底,市局完成规划初稿撰写;随后市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修改规划内容,于20215月份形成《六安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市局通过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库、OA邮件等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相关市直单位和省气象局各处室修改意见,共征集到7条修改意见,均进行了采纳修改。6月份,市局将终稿报市发改委审核后,市发改委、市气象局联合印发《六安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四、工作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普惠共享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规范有序的气象治理体系。观测精密度、预报精准度、服务精细度显著提高,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更加智慧,气象保障城市安全和服务重点行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的贡献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五、主要内容

一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要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把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融入社会应急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要提升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台风、暴雨、强对流、高温、干旱、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监测,提高预报精准度;提升面向政府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支撑服务能力,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运行机制。要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推进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二是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测精准化水平。着力提升精密观测能力、精准预报水平,强化综合数据的观测和获取能力,开展面向预报服务应用需求的精密系统观测业务建设,建设六安(大别山)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拓展服务城市、交通、农业、自然资源、生态、旅游等气象观测领域。提升气象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水平,完善无缝隙精准化预报业务,推进多时间尺度要素网格预报与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协同融合。

三是提升气象服务智能化水平。要加快智慧气象建设和应用,实施“+气象”,开发与城市大脑、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医院等关联的高质量气象应用数据。围绕公众衣、食、住、行、旅游、康养、健身等需求,研发更多个性化气象服务产品。要提高决策气象精细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智慧化业务平台建设,提升防汛抗旱、农业生产、综合交通、全域旅游发展等重点领域气象智能化服务水平,减轻气象灾害风险。

四是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主动对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融合应用。结合六安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需求,加强农田自动观测、作物实景观测等智能化观测网络建设,强化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修订建立霜冻害、高温热害、干旱、涝渍等主要作物气象灾害指标,开展网格尺度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主要农作物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推进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继续打造具有六安特色的“安徽气候好产品”品牌。

五是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森林生态监测、山脉断面观测系统、生态遥感监测等系统,为六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推动气象与生态、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国天然氧吧创建、避暑旅游目的地评选,打造升级版康养产业。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大别山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基地建设,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蓄水、大气污染防治和森林防火中的作用,增强保障粮食安全、饮用水、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能力。

六是加强气象法治,提升安全监管服务能力。要提高依法治理气象工作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促进气象标准的多元参与和资源共享,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要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建立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和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依托“互联网+监管”,提高“双随机”监管水平,推进多部门联合监管联合惩戒。

七是加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宣传气象部门先进典型,展现新时代气象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支持科研和学术交流,持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强化宣传气象事业发展成就、气象服务工作成效,增强气象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亲和力、公信力。全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深挖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结合六安绿色振兴,营造具有部门特色的气象文化氛围。

六、创新举措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市气象工作以实施四项重点工程为重要抓手,即:六安(大别山)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天眼”工程)、大别山区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工程(“增蓄”工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程(“灾警”工程)、六安市“江淮果岭”气象保障工程(“果建”工程)。四大工程紧密围绕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助推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发展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的气象事业带来新动力。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二是强化财政保障措施。三是完善人才保障。四是加强部门联动。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