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庙乡党政办公室要求,现将《关庙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草案)》意见征集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望各位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关庙乡群众服务中心一楼党政办公室。来信请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2.形成书面材料签字或盖章传真至0564-7601001。
3.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jzgmdzb@163.com
联系电话:0564-7601001
征集时间:2023年3月3日-2023年4月2日
咨询人员及电话:潘国兵 0564-7601001
起草说明
为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要求,高效开发利用庭院资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实际,现就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起草了《关庙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草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起草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过程
2023年3月初,我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启动了《方案》起草工作。组织学习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并收集资料,现根据我乡实施情况,起草了《方案》(草案)。
二、政策依据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三、主要意义
1.高效开发利用庭院资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立足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小气候等特点,充分利用农户家庭院落、房前屋后等,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快和美关庙建设。
关庙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草案)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不仅包括种养农作物、园艺、手工业等,也包括了发展民宿等产业。庭院经济小而全,形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要求,高效开发利用庭院资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实际,现就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发展庭院经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结合,紧紧围绕打造“大别山山核桃之乡”“玫瑰部落·梦境胭脂综合体”总体发展思路,立足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小气候等特点,充分利用农户家庭院落、房前屋后等,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快和美关庙建设。2023年,计划每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新培育1户年经营收入超20000元以上的庭院经济大户;每村新培育5户年经营收入超 10000元以上的庭院经济大户,辐射带动周边5户以上农户新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符合政策。严格遵守土地、环保、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依法合规生产经营,坚决防止出现乱占耕地、违规搭建、质量安全等问题。严禁在基本农田上栽种非粮作物。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庭院经济项目不予支持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把握发展庭院经济的基础和条件,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
(三)坚持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强化科学论证、注重典型引路,合理确定发展模式和目标。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杜绝刮风搞运动,防止不顾实际、一哄而上。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四)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以农户为主体开展庭院生产经营,加强组织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服务、消费帮扶等措施,扶持多种类型、适度规模的庭院经济发展。
(五)坚持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创新经营方式,强化庭院经济经营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增强庭院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庭院经济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带动,促进庭院经济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引领。强化庭院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相结合,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绿化美化庭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庭院环境更加美丽。
三、发展重点
(一)抓好规划布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的原则,以农户为发展主体,根据自身发展能力及发展意愿,精心选择发展项目,合理确定品种规模,突出地域特色,实现农户自主选择项目、自筹生产资金、自主经营发展,促进庭院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精准选择产业。以山核桃、花卉(玫瑰)、茶叶、油茶、中药材、生态养殖、手工、旅游等现有产业为基础,其他特色产业为辅,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2023年重点发展以下庭院经济项目,形成综合效益。
1.特色种植型。利用农户庭院内外空地,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因地制宜种植山核桃、花卉(玫瑰)、茶叶、油茶、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价值高、效益好的品种,打造一批微果园、微茶园、微花园、微菌园。在种植过程中,把高杆与矮杆、宽叶与窄叶、早熟与晚熟、地面收获与地下收获作物结合起来,将各家各户的庭院种植化零为整,整合成一定规模,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拳头产品。
2.特色养殖型。利用农户庭院内外空间及林地等,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发展鸡、鸭、鹅、鸽、兔、鱼、蜜蜂等小生态养殖产业,优化养殖结构,应用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指导,加强疫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益。根据农户实际合理规划庭院生活区与养殖区,改善庭院养殖条件,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干净整洁。
3.种养结合型。利用农户庭院内外空间及林地等合理配置,引导有条件的农户适度发展以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型产业。
4.特色手工型。利用农户庭院和闲置房屋,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建立家庭式加工小作坊,加工粉丝、腊肉、菜籽油、花生油、干蔬菜、泡菜、刺绣、布鞋、鞋垫等特色食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培育乡村工匠,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
5.休闲旅游型。持续推进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创建一批“美丽庭院”,拓展庭院多重功能,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利用自有庭院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打造一批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促进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
6.经营服务型。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托管、合作经营等方式,带动农户利用现有庭院开展代收代储、产品代销、原料加工、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生产性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利用自有庭院设立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等,开办小超市、小餐饮、理发店、修理店等,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增加农户经营收入。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关庙乡庭院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才军;副组长:舒期颐、郑光权、潘国兵、张路、胡怡沁、吴高磊、储晓波、杜娟、戈绍勇、邵庆明、彭宗惠、黄先锋;成员: 孔锐、张萌、陈代春、丁峰、鲍远胜、张煜、丁锋、各村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潘国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邵庆明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陈代春、鲍远胜、张煜同志具体负责庭院经济发展日常工作。各村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保障庭院经济健康发展。
(二)强化工作落实。各村、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注重培育发展一批庭院经济的示范和典型,以点带面,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宣传庭院经济的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三)强化技术指导。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培训和农业林业技术培训等载体,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庭院经济实用技术培训,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技术保障。
(四)强化跟踪服务。各村、各单位、工会、乡村振兴工作队及全体乡村干部要落实庭院经济帮扶机制,对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的,要立足实际,坚持做好帮谋划、帮技术、帮种植、帮管理、帮销售、帮服务“六帮”活动,确保所有发展庭院经济群众,户户都有产出,特别是要引导机关事业单位作为消费帮扶事项,优先购买庭院经济产品。
(五)强化验收管理。庭院经济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各村要建立健全庭院经济发展档案,11月底前,农业、林业、财政、纪委、乡村振兴办、督查考评办等部门将对各村2023年庭院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核验,查规模、查质量、查投入、查效益,确保庭院经济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六)强化考核奖惩。乡政府将庭院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对村重点工作考评内容。2023年,评选出2个庭院经济发展示范村,每村给予5000元奖励;评选出6户新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每户给予3000元奖励(示范村和示范户评选办法另行制定)。每月开展1次督查调度,对推进不力、措施不到位的村,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庭院经济发展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