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不负重托,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唯有奋发有为、奋楫争先,朝着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方向阔步迈进;唯有勇立潮头、勇于担当,努力在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关庙建设上谱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思用贯通上做文章,知信行合一上下功夫,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进“大别山山核桃之乡”建设,以更宽视野、更优环境、更快速度做好钼矿开发服务保障,全力助推关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深耕富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工作机制、政策举措等衔接转向。坚定不移走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一是突出焦点。聚焦全县产业布局,立足果蔬产业带,抢抓“132+N”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大别山山核桃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做大、做优、做强”,在“扩量、提质、增效”上求突破。新建育苗基地100亩,完成补植任务和新发展3000亩目标,加强载后管护和技术培训,加快仙桃、胭脂产业道路、蓄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抓好“大别山山核桃之乡”建设。二是培育亮点。推进银山茶谷建设。加大银山岩茶原产地保护力度,持续深化“两个替代”,加强品质监管、强化品牌意识、增强产业效益。完善秀珍菇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引进松茸菇等新品种,做好延补链,注重产品研发,积极谋划新建食用菌研究所,做好要素保障,增强产业韧性。三是抓实重点。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黄精、天麻、灵芝等中药材产业,全面加强油茶基地后续管护。依托良好生态优势,支持发展生态养殖,大力扶持大别山黄牛、波尔山羊、黑毛猪、生态乌鸡等生态养殖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持续加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区域公用品牌和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让更多“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促进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迭代升级。
二、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围绕“十四五”规划和总体规划布局,推进“两心、三轴、多组团”项目实施,以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继续在集镇建设、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化提升。一是建设政务“新中心”。坚持总体规划不动摇,围绕钼矿大开发,强化协调服务保障,精心做好金融网点布局规划设计,支持农商行关庙支行、邮储银行关庙支行整体搬迁,加快启动电信5G办公中心项目,推进宅基地腾退户和矿区、高铁移民集镇搬迁安置点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以河源路为中心的多功能政务新中心,不断提升集镇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二是打造多彩“边贸乡”。以“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三产”提速增效,启动规划新一轮集镇规划,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食、宿、游、购、娱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启动集镇新区商业街开发,新建商务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广场等综合体,打造集商贸、旅游、餐饮、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业街区。积极争取康养服务中心、寄递公共配送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推进红军烈士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开发,用足用好境内红色资源,带动桃源溪舍和胭脂缘民宿改造升级、九峰尖旅游步道和观景平台修建。推进“玫瑰部落·梦境胭脂综合体”项目,激活庭院经济发展,探索“旅游+康养、旅游+农(林)业、旅游+工业”发展新模式,赋能全域旅游大发展。三是激活发展“动力源”。发力“双招双引”,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任务,推动直线导轨项目落地见效。增强钼矿开发引力,结合“金凤还巢”,深挖人才“富矿”,吸引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激发外出人才回乡创业活力。树立全民招商、全域招商观念,坚持“三个顶格”,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开辟招引新赛道,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厚积发展新动能。
三、聚焦品质提升,扮靓和美乡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魅力,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关庙。一是厚植生态沃土。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约束作用,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启动牛山河河道治理,持续抓好十年禁渔和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小型养殖场污染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林政资源管理、砂石管理、秸秆禁烧综合利用、松材线虫病防控等,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优化人居环境。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网格管理,坚持以村为单位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月评比”,围绕“考、奖、评、包”,实行“摘挂牌”动态管理,持续巩固拓展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擦亮省级卫生乡镇招牌。突出规划引领,严格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刚性管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强化乡村风貌管控,注重红色印记和乡土元素注入,造浓乡愁氛围,抓好美丽宜居自然村庄点建设,积极申报一批省级美丽乡村整村推进示范村。三是弘扬文明新风。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开展志愿服务,深入开展文明创建,积极推动文化下乡,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三治融合”协调发展,发挥乡贤作用,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
四、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兜牢民生底线。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好城乡低保动态监管,加大审批管理力度,全面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和村级扶危济困互助社救助优势,做到应救尽救。常态化保障特困人员、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计生家庭等特定群体权益,让群众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足。二是守牢民生基线。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定期深入开展消防、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和法治建设,开展治安巡逻等群防群治活动,进一步提升“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加强反电诈宣传,扎紧群众口袋,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促进平安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三是把牢民生高线。推深做实十大暖民心行动,新增至少1处老年助餐点,增加优质义务教育和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推进“红苗工程”,做好课后延时服务,促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医共体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升群众就医条件,让群众享有更多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全面从严治政,铸就忠诚担当。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将其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二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秉承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在选好干部、打好基础、建好队伍上出实招、亮硬招、谋新招。坚持双向目标管理考评不动摇,优化整合考评体系,以“人岗相适”为原则,坚决铲除产生懒政惰政的土壤,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营造“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的氛围,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选一批有为能为愿为的骨干队伍,打造一个纪律严明、担当作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让干部工作更有激情、担当更有方向。三是巩固发展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抓住“关键少数”,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加大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