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金寨县麻埠实验学校 > 美育

金寨县麻埠实验学校2024年艺术工作开展情况

发表时间:2025-03-21 11:26 来源:金寨县教育局
字号:[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柏拉图说“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美育是以美化育人生,其立足在“美”,路径在“育”,目标在“人生”。美育既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寨县麻埠实验学校积极、主动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传承非遗文化,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育魂,美美与共,将美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年来,我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接受美育,个个具备美育素养”美育目标,让所有在校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为做好美育工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引进非遗文化,积极开展美育活动,把艺术教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打造校园浓厚的艺术氛围。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相关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结合“红苗工程”及“五大行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营造好的艺术文化氛围,各项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现将美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管理、立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站位。学校开展好艺术教育,领导是关键。学校成立了由书记、校长、组成的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和团委书记及各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全面领导学校美育教育工作,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制定好工作计划,策划活动细节,明确具体措施。各项具体要求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做精做细,做实做优。紧紧依靠一线班主任、艺术教师,做好学校艺术教育的各项基础工作,学校师生全员参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扎实贯彻落实。

为了确保艺教质量,学校配备了精干的艺术教育专职队伍,这些艺术教师有较好的素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学校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在学校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教师,满足艺术教育基本需求,加强教师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二、重实施、求实效

坚守课堂阵地,促进全面发展。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艺术教育的主战场,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的主渠道,要推进美育工作,必须以课堂为基础,要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就要坚持日常教育教学的持续研究,学校扎根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把变革理念运用在日常工作中,艺术教师广泛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结合每天的课后服务,优化教学过程,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新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校美育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我们制订和完善了美育教育暂行办法,制定学校美育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各年级美育课程目标,明确考核细则,确保美育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务处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师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评课的质量,真正做到教学过程的细化,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我校制定校园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方案,积极筹备参加“新华杯”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组织参加“校园美术展演”、参加“庆六一文艺演出”、“新华杯”艺术展演活动、“红苗工程等等各项。分阶段、分年级、分层次、分类别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及教师年度考核中,以求取得实效。

三、创特色、升内涵

开展多彩活动,提升学生素养。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个人与社会相结合”"学生活动队组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内美育活动与校外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全方位美育教育模式,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打造本校特色,提升艺术内涵,我校通过多次考察、调研、研究,在县教育局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最后决定把“花鼓灯”作为特色艺术活动引进校园。

我校少年宫与课后服务深度相结合,积极开展绘画、书法、剪纸、乐器等各项艺术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活动充满活力。

师生们创作的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稚趣盎然、墨韵生音、色彩明快。一首首歌曲韵律袅袅,悦耳动听,宛转悠扬,表达出麻埠青少年儿童对未来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充分展示了师生们对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天真活泼、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青少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雄心壮志。

提升师生艺术素养,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外延。

四、悟精髓、强自信

传承非遗艺术,彰显文化魅力。“花鼓灯”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歌舞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广泛,节素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可以表达人物的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细腻表现各种情感的不同程序和不同强度的差别,能够系统、完整地刻划和表现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标志着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在人类民族民间舞蹈史上达到的高度。

学生在一鼓一锣中,一唱一跳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无穷魅力,我校《皖韵花鼓灯》表演小组的同学们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镇级、县级、市级的传承文化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3年被评为“六安市第一批课后服务精品项目学校” ;2024年在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美育熏陶”示范校。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今后学校将继续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之路,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推动学校和谐发展,多年来,学校坚持进行美育教学改革和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逐步形成了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美育队组构成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实施课程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活动支持指导与质量建设,保障了师资、设施、经费三到位促进了美育工作的蓬勃开展,收获着丰硕的成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强美育工作,开展以美育为目标的跨学科教育和社团活动,致力美育课程开发,确保在遵循各学段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立德树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路对美育目标进行阶段性、多样化设计,将相关学科与美育教学有机整合,同时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形成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特色的校本美育课程,真正做到有实招、见实效,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强化美育育人实效,用美育助力学生追求未来美好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