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金寨县槐树湾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集体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分管副校长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专职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劳动技术课要注重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课程资源
学校从实际出发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寝教室、卫生区、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四)教育管理
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
(五)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具体措施
1、每学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养成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记录。
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家长群、家长学校等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
3、积极开展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两次。争取一周一次。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尽可能不占用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等节日的宣传激励作用,开展好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把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观念教育融入到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去。
4、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实行寝教室、卫生区分工包干,明确班级及个人职责,每天一打扫,班主任和值周教师现场指导、督促,值周领导巡查。
5、组织职责。教育处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纪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总务处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教育教学处负责督促、协助各班按要求开展好劳动教育课,对年级各班劳动情况评估并记入班级考评,组织好本年级科任教师按要求参加劳动课的组织指导;班主任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
附:1、劳动任务清单
槐树湾实验学校初中部学生劳动清单
一、家务劳动
(一)小学毕业生应做家务劳动清单
1.学会基本的做饭技能:学会简单的炒菜、煮汤等简单烹饪技能;能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和父母合作完成较难的菜品。学会清洗部分食材(部分鱼类、肉类和贝类等)。
2.学会合理分类:书籍、衣物、家中物品能主动分类摆放,掌握衣物洗涤分类、垃圾分类,并逐渐成为习惯。
3.学会较难操作:学会换洗床上用品;学会给家人泡茶等;能根据说明书使用家用电器,小问题能及时处理。
4.学会主动服务:随时擦桌子、拖地、擦玻璃;饭前饭后做好摆放、收拾餐桌用品;学会帮父母照顾小弟弟、小妹妹、老人等。
5.学会初步分辨:能辨识蔬菜质量,辨识家庭常用生活物品使用日期和保修日期,能及时清除变质或过期的物品,能帮助家人购买常用的物品。
6.学会定时养护:学习养护常见绿色植物、小动物的相关知识,为家里的绿植浇水施肥和修剪,喂养、帮小动物清理卫生逐渐形成习惯,有审美能力。
7.学会简单防疫:掌握卫生清理方法和流程,灵活使用卫生工具,定期清理家中卫生,掌握消毒通风等居家防疫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8.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简单的理财、管理时间,学会有计划完成想要做的事;学会制定个人购书支出、策划生日邀请等事务。
(二)七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做饭成习惯:在家能自己做饭,能和父母完成家中正餐所需要的清洗、烹饪。
2.分类讲科学: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家中物品做到科学分类,并主动向他人普及相关知识等。
3.操作有水平:床铺整齐,衣物、书桌摆放整齐有序;能安装简单的日常用品。
4.服务有意识:饭前饭后摆放、收拾物品成为习惯;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5.分辨有深度:能科学辨识生活用品好坏,并能做剔除、清洗和进一步加工处理。
6.懂种植、养殖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掌握一种绿色植物或小动物的相关知识,能照顾管理整个生长期,从中获得劳动的喜悦感和责任感。
7.自我管理有计划:起草生活用品采购清单,购买生活用品。做好周末的时间规划、家务劳动规划和总结。
(三)八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做饭有水平:每周能够独立为家人准备温馨的午餐或晚餐。
2.分类总动员:家中物品做到科学分类,主动宣传并参与小区或村庄垃圾分类工作等。
3.操作有创意:床铺整齐,衣物、书桌摆放整齐有序;利用自己的创意想法,使家庭生活更舒适,节省空间。能安装并维修简单的日常用品。
4.服务有风度: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帮助小区、村庄的老弱病残。
5.体验有感受:多方位跟随并同父母角色互换,感受生活不易。
6.养护有高度:通过掌握的知识,主动种植花草,装点自己的居室,让自己的家庭更加美丽。
(四)九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做饭有提升:能做出自己的拿手饭菜。
2.操作有经验:掌握一项手工制作并能熟练操作;能安装并维修简单的日常用品,例如日光灯等,与同伴分享经验。
3.服务有记录:不仅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帮助小区、村庄的老弱病残;还能寻访身边的劳动者,并用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
4.体验有收获:多方位跟随并同父母角色互换,感受生活不易;利用周末和假期参与日常家务事情的处理,让家庭更和谐。
5.自我管理有良策:参与拟定一次家庭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认真做出总结分析。
二、学校劳动
1、书桌、书包干净、整洁,课本资料分类存放。
2、创意布置教室文化,黑板报、卫生工具角等。
3、对校园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处理,劳动中讲究节能环保。
4、自觉节约水电,会合理用水或废物利用。
5、分工的值日认真彻底;积极参加班级大扫除。
6、知晓常用工具构造,会简单修理日常劳动工具。
7、自己换洗衣物,按标准进行寝室内务整理,宿舍保持整洁,文明就餐,餐后自觉清理餐具、餐桌。
8、有较强服务意识,积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9、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至少每学期去一次养老院等。
10、积极参与学校或自发开展助残、敬老、扶弱等公益活动。
11、积极参加食堂志愿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