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畈实验学校卫生防疫应急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1.组长:余润东
副组长:陈青山、刘松、郑兴知
成员:杨明晔、邓延安、吴丛英、刘铁梅、王敏、黄乐、各班班主任
2.具体职责:
余润东负责整体协调工作,刘松各项措施布置落实,陈青山负责物资后勤保障工作,邓延安、吴丛英、刘铁梅、王敏分别负责初中部、小学部、门山教学点、幼儿园的卫生防疫工作,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信息摸排、情况报告等工作。
二、重点措施
1. 环境卫生及消毒:彻底清扫校园并实行全面消毒,对食堂、寝室、教室等重点区域进行“一日三消毒”,组织人员及时正确处理。(具体方法见附件1)
负责人:邓延安、黄乐、刘铁梅、王敏
2. 做好疫情全面摸排工作:对近三天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现象的学生进行全面摸排,第一时间上报给刘松。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3. 坚决落实病例的隔离治疗:凡生病学生,班主任要求其家长第一时间带学生去医院治疗,严防带病进班上课。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4. 严格做好缺课缺勤人员的追踪随访,规范记录,填写班级晨午晚检缺课追踪随访记录表。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安全负责人
5. 严格做好复课审核审批工作:凡生病在家治疗的学生必须持医院病愈复课证明,学生病愈后三天方可回校入班。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6. 加强对卫生防疫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负责人:刘松及各班班主任
7. 做好舆情管控,加强信息上报。
负责人:刘松
银山畈实验学校
2024年9月2日
附件1:秋冬季卫生防疫处理方法(以诺如病毒为例)
附件1:
目前已进入秋冬季感染性腹泻高发期。以诺如病毒为例,容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疫情。诺如病毒可引起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如果患者的呕吐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诺如病毒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给其他人。
因此,呕吐物处理非常关键,学校管理者千万不能大意!校园有人发生呕吐,要马上正确处理。
处理原则:
当学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呕吐时,应由接受过培训的教职员工进行规范处置,不得由儿童(学生)执行,严防因处置不当造成病毒扩散或疫情蔓延。
处理流程:
1、疏散人员:
发生病例呕吐后,首先应将现场无关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2、开窗通风:
如果呕吐发生在室内,疏散人员后立即开窗通风。
3、病例管理:
指导病例尽量将续发的呕吐物吐至一次性呕吐袋。人员疏散后,将病例送至医疗机构就诊,或暂时转移至单独的隔离房间休息。
陪护人员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例,陪护完成后要做好手部清洗消毒。
4、消毒准备:
做好个人防护。清洁消毒人员要佩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橡胶手套、一次性帽子、工作服、一次性防水鞋套。
常用消毒剂为含氯消毒剂,目前常见的84消毒液,按照包装说明进行消杀药物的配制。
消毒药物配制。建议配制3份药物:✔ 1份药物浓度(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0mg/L,用于呕吐物处理;✔ 2份药物浓度(有效氯含量)不低于1000mg/L,1份用于环境消毒、1份用于工作结束后个人防护用品的消毒。
5、呕吐物处理
浸泡、覆盖:用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浸泡配好的消毒药物(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0mg/L)后取出,将呕吐物表面完全覆盖。
清理:小心移除到装有配好的消毒药物(有效氯含量不低5000mg/L)的垃圾袋/专用垃圾桶中浸泡30分钟,随后可做废弃处理。 注意!不要直接使用拖布或抹布清理!
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接触污染物,应将呕吐物清理干净不留残渣,操作时应小心避免产生飞溅和扬尘。
6、环境消毒
(1)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消毒
用配制好的药物(有效氯含量不低于1000mg/L)或污染物应急处置包中的消毒湿巾对呕吐物污染的地面、桌椅、墙面等进行擦拭消毒。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 2 遍,消毒作用 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拖)拭干净。
(2)病例所在班级环境消毒
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含量不低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 遍的擦拭消毒,消毒作用 30分钟后桌椅用清水擦(拖)拭干净。在消毒过程应尽量避免产生飞溅和扬尘。
(3)个人防护物品处理
脱下手套,进行手部消毒。取下其他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均须浸泡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不低于1000mg/L)中至少30分钟。一次性的个人防护用品(如一次性口罩、手套等)作废弃物处理,其他防护用品在彻底消毒后可重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手部清洗消毒,用流动的清水和香皂(或洗手液)采用6步法进行清洗。
掌握了以上正确处理呕吐物姿势的同时,平时学校也应该加强教育学生们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诺如病毒。比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清洗干净或去皮的水果等。一旦发现胃肠道症状病例异常增多时,在做好呕吐物处理及将病例送往医疗机构的同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