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金寨县桃岭乡卫生院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蜂蛰伤健康科普

发表时间:2024-08-02 10:55 来源:桃岭乡卫生院
字号:[  ]


一、蜂蛰伤的定义

蜂蛰伤,是指被蜂尾蛰伤后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肤内所致。蜂蛰伤后局部会出现红肿刺痛、瘙痒、水疱,全身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痉挛、晕厥、昏迷、休克等,更有甚者会导致死亡。常见的蜂类蛰伤主要是蜜蜂和黄蜂(又称马蜂)。

二、蜂蛰伤的症状

1. 局部损害:

蜇伤处红肿、疼痛、瘙痒,甚至化脓、坏死。

2. 过敏反应: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对蜂毒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现象,严重者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反应强烈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3. 脏器功能损伤:

(1) 泌尿系统 :腰痛、血尿、肌红蛋白尿、少尿或无尿等;

(2) 循环系统:心肌损伤、心律失常、休克、心跳骤停等;

(3) 呼吸系统:胸闷、呼吸困难、ARDS等;

(4)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黄疸、肝功能损害等;

(5) 神经系统:晕厥、昏迷、抽搐等。

三、蜂蛰伤后的急救处理

1.清除蜇刺:蜂蛰伤后,检查有无蜇刺残留,蜜蜂蛰后在人体皮肤留下蛰刺,自己也会牺牲;而马蜂蛰后,一般不残留蛰刺,可继续进攻。蜇刺刺入浅可用胶布粘贴去除、用卡片刮出,刺入较深可借助消毒小针挑拨去除,切勿用镊子拔除,因为镊子夹住毒刺时,会挤压毒刺,使得毒刺内残留的毒液再次被挤入人体,加重过敏反应。有条件的可用吸奶器或者拔火罐吸出毒汁。注意不要挤压蛰伤处,以免将蜂毒挤入深部组织,加重中毒。

2.清洗伤口: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选择肥皂水、苏打水、碳酸氢钠等碱性液体冲洗或湿敷蛰咬部位;马蜂毒液偏碱性,可用食醋等酸性液体冲洗。不清楚蜂种者用流动清水冲洗。冰敷也可减轻局部疼痛肿胀等不适感。注意,口水涂抹不能起消毒作用。

3.消肿止痛:可选用风油精、季德胜消蛇药片涂抹蜇伤伤口周围,以消肿止痛。有小水泡者,不可挑破,待其自然吸收。

4.及时就医:蜂蛰伤后出现红疹、皮疹、发热、无尿少尿或酱油色尿,甚至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或全身不适时应立即就近送医。

四、如何预防蜂蛰伤

1.远离蜂类,勿惊扰蜂巢。活动区域附近发现蜂巢,不招惹不接近。若蜂巢影响居民安全时,通知消防部门处理,摘巢时穿戴专业防护服;养蜂人员取蜜时应做好适当防护。

2.路遇蜂类,小心应对。当单只蜂围着你转,没有发出急促飞翔声音时,可下蹲或者慢慢移开,勿用手拍打驱赶;多只蜂直接攻击你,且发出急促声音时,应迅速用衣物等遮盖身体暴露部位,原地趴下不动,切勿奔跑或反复扑打。

3.秋季阳台收衣,请抖一抖。蜂类喜欢藏于阳台晾晒的衣物中,收衣后或穿衣前,适当抖一抖,有利于驱逐藏于袖管裤管内的蜂类。

4.外出不穿艳丽服装,不喷用香水。野外活动时,不在蜂巢附近打闹、野炊,避免食用或携带酒精、甜食,不使用带花香、甜味的化妆品,不穿鲜艳衣物;在山间田野劳作的人群应备布单或蛇皮袋等遮盖物用于临时防身。

5.过敏体质人群尽早就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