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金寨县铁冲实验学校 > 劳动教育

铁冲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表时间:2024-03-21 10:30 来源:公共企事业单位
字号:[  ]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我校结合实际,多措并举,通过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家庭三个活动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必备的劳动技能。

一、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设置劳动课程

1、教育教学处在课程设置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保障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我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要求每一位劳动教师需精心备课,认真安排,严格实施,力求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

2、各年级开设每周四上午大扫除活动,培养打扫卫生技能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拓劳动实践机会

1、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和周边劳动基地协调,组织学生进劳动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校少先大队根据节气、本乡劳动实际等特点让学生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实践——种树、采茶、种植采取香菇等活动,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校活动丰富多彩,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每周进行文明班级评比,培养学生打扫教室技能和保洁、劳动意识。

3、家校联合,分担家务助力成长。家庭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劳动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一直给学生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结合不同学段目标,每周末由劳动老师布置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堂课,我校将继续加大劳动课程的执行力度,完善劳动课程的设置,为培养“五育并举”的素质学生而不断努力。

                          金寨县铁冲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劳动课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劳动课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课程。

一.课程目标

1.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

2.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学习实践,使学生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二.学段目标

(一)低段:一至二年级

以生活劳动教育为主,生产劳动教育为辅。

掌握基本的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穿鞋、整理书包、独自吃饭、刷锅刷碗、洗衣扫地等;生产劳动教育注重常见农作物、果树、蔬菜、常见动植物的认识,可以适当的进行采摘、拔草、打扫卫生等轻体力劳动;

(二)中段:三至六年级

生活劳动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并重,可适当开展一些探究性问题的研究。

掌握家中家用电器的用法,能做简单家务劳动,尝试为家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学会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懂得尊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如爱惜粮食、有做家务的意识和愿望。适当进行田园生产劳动,根据学生年龄、体质安排适当的劳动强度。具有探究的兴趣,乐于动手制作,能够手脑并用,善于动手操作,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高段:七至九年级

以生活劳动为基础,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与创新劳动教育并重,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学习并理解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具有创新创意设计的意识,能按创意设计进行劳动实践,在具体的劳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能够手脑并用,善于动手操作,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快乐,如学习种植、做模型、装饰墙等;学习和践行“勤以立志,俭可养德”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课程内容

1. 在学校,立足劳动教育课程。

(1)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2)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操场上,劳动基地、绿化带、花坛和草坪,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等工作。

(3)结合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和“劳动实践周”活动,组织“劳动节”教育活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提升对劳动美的认知,培养劳动创新创造的品质,推进集中化劳动教育。

2.在家庭,结合“家校合作 相伴成长”家校工作。

(1)发挥家委会的主导作用,调动家长的参与性、积极性,合力探索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家务劳动实践作业,开展亲子劳动主题活动。

(2)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养成做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将洗碗、洗衣、扫地、烹饪、手工、整理等日常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的学习列出家务劳动清单,由家长监督落实。

3.在校外,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等劳动教育资源和场所,结合团队活动,探索劳动实践研学活动,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指导下,参与校外实践劳动以及公益性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使校外劳动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1-9年级劳动教育课每周1课时。

(二)课程安排:

1.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劳动教育必修课,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教室内、劳动基地、卫生责任区等地开展劳动体验和实践、文明班级评比等劳动项目,有效开展劳动必修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意识。同时重视学科整合课程,促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学中注重学科渗透,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启迪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

2.学生负责教室和卫生区的卫生。

学校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道、花坛等地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二清,卫生督导组检查评比、班级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少先队红领巾卫生岗和团委卫生监督岗对各班教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志愿者活动,由校团委、少先队牵头组织,成立志愿者队伍,帮助困难同学,救助孤老病残者,走进社区劳动,协助环卫工人清扫校园附近垃圾。

4.开展温馨教室、最美教室大比武活动。

学校中小学两部每学期都精心策划温馨教室、最美教室大比武活动,让教室内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彰显班集体和学科特色;让师生感觉“温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学生在建设班级文化和学科文化中受劳动的喜悦、创造的快乐。

四.课程评价

1.教师依据学生平日劳动表现及课堂参与度,每月评选1名学生作为班级“劳动小能手”称号,并由老师颁发“劳动小能手”奖状。

2.教师依据学生平日劳动表现及课堂参与度,每学期利用《小学生成长报告册》,对学生做出过程性评价并反馈给家长。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素养,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劳动体验的快乐,从而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评价全覆盖。

3. 每学期依据学段目标,完成一次家长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及校外的劳动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4.学校每月依据班级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情况及班级劳动卫生情况评选“劳动先进班”并颁发奖状,纳入期末“优秀班集体”绩效考核中。

5.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利用班级和学校微信等载体,加强对劳动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学校将依据班级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微信平台推送稿件,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

五.实施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 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 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 强化综合实施。积极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周边工农业可利用资源,根据学校生源特点以及师资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