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冲实验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制度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做好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为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研究,制定如下教科研制度:
1、学校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任组长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
2、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学习研究有关教科研工作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计划。
3、要及时参加上级的有关教科研工作会议,领会最先进的教科研动态。
4、要及时参加各种教学教研会议,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5、学校要定齐定足各种教研刊物,给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
6、要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实践,将教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7、要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全程监督,各阶段要及时进行,总结。学校领导要亲自参与教科研工作。
8、教师要注意阶段性成果的积累。论文、经验材料、过程材料要及时入档,为教科研工作提供全过程的原始依据。
9、成果评审阶段要做好总结工作。
教研组活动制度
1、学校成立教研组。重视教研组建设,各层次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定期研究检查、指导教研教改工作。教研组主要负责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科研工作 (课题的立项、指导、实施、结题等工作)、骨干教师的培训、校木培训等专项工作。
2、学校原则上以学科为单位设置教研组,各年级中的不同学科设置备课组,教研组指导备课组。
3、各教研组按学期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安排具体活动内容与时间,采取切实可行保障措施。
4、活动严格按照教研组工作计划执行,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不轻易改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布置任务并负责组织。
5、开学初布置各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教研活动内容。
教育科研课题中报推广制度
1、课题申报
申报课题须填写《课题申报表》,按栏目要求填写清楚,并附送《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立项与过程管理
(1)申报课题的立项论证由教科研领导小组承担。学校重大课题申报须召开论证会组织论证。
(2)课题每年三月底申报,五月份立项,立项课题以各级教科所发文为准。
(3)学校教育教学处应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要求课题组负责人做出口头或书面的阶段研究过程的自我管理,同时完成过程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或延长研究期限的,课题负责人应书面报告主管部门批准。对不能按期完成课题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课题,并相应扣除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分。
3、课题结题或成果鉴定
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任务以后,应做好材料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撰写成果报告。课题成果的一般形式为: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专著、软件、音像制品或实物模型等。
4、课题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奖励
(1)申报课题立项认可之后,根据研究需要可发给一定的研究经费。
(2)教育科研成果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将根据成果的大小和所承担的工作,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适当的奖励。
5、课题成果的推广和存档
(1)教科研优秀成果,除了编印优秀成果集和会议交流加以推广外,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推广形式和途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讲座、研讨课、观摩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
(2)要加强教科研档案管理,对课题研究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应及时归档。
归档范围:
①课题组编辑的《教科研论文集》
②《课题申报表》及课题研究方案、论证材料;《课题记载册》及研究计划、相关资料;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
③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成果鉴定评价、验收的有关材料。
④成果获奖和成果发表的情况记载;获奖、发表的证书或凭证的复印件及论文复印件。
⑤教科研工作计划、总结和成果推广的有关文件材料。
⑥学校教科研工作重大活动记录材料等。
教育科研成果、论文评选奖励制度
为鼓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推动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教育科研成果主要包括教师个人或集体承接的国家、省、市、县级教育科所成果和自选课题研究成果,已出版发行的论文、论著、编著、译著、地方教材、资料集,尚未出版或不宜出版但确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文字材料,在县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等。
提交申报的论文论著必须立论正确、观点鲜明、论述精辟、确有独到见解或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经验总结必须具体深刻、做法新颖,或在已有的做法上又有创新,具有宣传、推广价值。
教职工均可将教育科研成果、论文,按程序提请鉴定和评选。评审后,优秀成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并积极参加上级评选,或向教育刊物推荐。
教科研成果申报过程中,如发现申报成果有剽窃、抄袭现象的、或评奖后又发现有上述行为的,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按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予以处分。
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制度
为了引导帮助共同成长,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研讨、共同发展,经学校研究,特制定以下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制度:
1、每学期初,由教科室组织能够按计划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活动,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为新学期各课题组更加扎实、有效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奠定基础。
2、教育教学处定期组织召开教学改革成果交流会,交流各课题组开展的研究与实践话动以及取得的相关成果,总结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下阶段幵展教学改革活动提供帮助。
3、定期召开全校的教学改革成果报告会,重点课题负责人等报告教学改革成果,发挥其引领和示范功能。
4、每周、每个学科组充分利用集休备课时间,安排一人介绍教学改革经验,然后其他人自由讨论。此顶工作由教研组长负责落实。
5、学期末,学校把教学改革交流的资料整理编辑,发给每位教师。此顶工作由教育教学处负责落实。
6、教改经验、成果的交流、汇报相当于执教同级公开课。
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1、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做好前期调查,以学生发展为本。
2、校本课程开发应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要有计划的开发校本课程。
3、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管理,定期对校本课程开发进度进行检查、指导。
4、注重校本课程成果收集,每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好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
5、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对入选校本课程开发集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依据。
6、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审批制度。
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为促进教育科研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档案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学校教育科研档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级的立项课题结题二个月后由学校教育教学处负责人将所有材料(立项文件、课题申报表、实施方案、实验报告或结题论文,以及调查材料等)立为一卷。
2、档案按文件内容进行分类并装订成册,标题简明确切,书写整齐,编好明码。
3、按明码顺序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存放处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霉、防鼠等设施。
4、省、国家级立项课题保管期限为永久,县、市级立项课题保管期限为长期,学校立项课题保管期限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为长期为短期。
5、因工作需要借阅教育科研档案,应履行借阅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查阅时不得污损、卷折,不得在卷内画线、打圈、批注和涂改。若需要复印,需请示有关领导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