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金寨县全军实验学校 > 规划计划

金寨县全军实验学校2023年-2028年五年发展规划方案

发表时间:2025-03-20 09:55 来源:金寨县教育局
字号:[  ]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精致管理、特色创新为追求,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营造清新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独特的人文情怀,创造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年目标: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三年目标: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教育质量保持在全县前列。

五年目标:办成一所让群众称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质的优质学校。

(二)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

1、德育工作

1)德育工作总目标

2024,德育工作以管理、教学、活动、环境、特色等为育人载体,理顺拓展德育有效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创新育人形式,基本形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各教育阶段纵向衔接、教育内容分层递进,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课外活动联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打造人文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努力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班人

2)德育工作具体目标

①德育组织网络化。在五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学校为主渠道,党政齐抓共管、家庭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的育人氛围。

②德育内容体系化。按照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努力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年级德育目标、内容、途径体系。

③德育工作全员化。建立和完善培训和考核制度,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对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培训

④德育制度科学化。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改进和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班级量化考评、班主任绩效考核等德育评价机制。

⑤德育管理有序化。严格按照有关德育制度办事,按照学校、班级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实施,做到管理思路清晰,管理方法科学,管理目标人性化,德育科研规范化。

3)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我县我乡红色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

②以公民道德教育、教育为重点,突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③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为支撑,提升科学精神,增强人文底蕴。

④以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培育健康人格。

2、教学工作:

1)教学工作目标:

①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学历合格率达100%,初中本科学历达100%、小学本科学历达95%。

教科研能力:教师科研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一线教师都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自己整合教育资源熟练运用智慧课堂设备授课。

②教科研发展目标

一是构建教科研梯队。50%以上教师能够独立从事教科研,10%教师能独立承担市级以上课题,形成一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研合一”型的教师队伍。

二是推进课程改革。在未来五年间,有计划、目标明确地开展好课程改革工作,在课程实验改革中寻找出一条办学新路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③教学质量发展目标:

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考评居先进行列,各学科合格率、人平均分超过县各学科合格率、人平均分,在各学科竞赛和特长比赛中取得好名次。

2)教学工作具体措施

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鼓励教师学历进修、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本科、研究生、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继续创设开放型的校本培训方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灵活的培训方式。督促老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各种远程培训。

二是继续开展课改的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每学年开展“师傅引路课”、“新手过关课、”“名师示范课、”“复习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鼓励全校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同时,每学年举办“期中、期末质量分析会”、“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会”、“中考研讨会”等专题活动。为教师提升理念、交流体会、总结经验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是实施培养名师工程。学校在培养新教师成为名教师的过程中,要求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成为骨干。同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重点开展名教师等教师队伍建设,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机制。

四是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集体教研、随机教研、环节教研、案例式教研、教学研讨式教研及系列教研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②实施科研兴校,健全教科研机制

一是打造高素质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在今后五年内,学校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研究,先教学定位,再科研接轨。对新教师着重是规范教学要求,力争提前达标;对中青年教师要求走在教育科研的前沿,通过教学探究和教学评比,强化其科研能力,并加速教学转型,从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的教师;对老教师注重总结升华。同时,每学年每一位教师撰写1—2篇高质量案例或论文进行交流。

二是创建科研型的成长基地。将科研的重点转到教研组工作中,重点探索如何应用先进教育理论和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以科研为抓手,通过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在教学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到2026年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教科研能力、能持续稳定地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

三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完善一整套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科研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度组织一次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教科研先进备课组、先进个人的评选。使考核评价、评选能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

四是成立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建立由校长挂帅、教学副校长负责、教育教学处具体指导的业务培训机制。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要求各成员认真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及时将新课程教育思想传输给全体教师,使旧观念得以转变。

五是加强外出培训。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前往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课改名校进行理论及业务学习,同时聘请有关专家莅校进行专题讲座

教学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抓好“备、教、批、辅、评”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备课管理注重实效,鼓励创新,不用单一的备课模式来要求所有教师。要求工作5年以下的教师必须手写祥案,工作5-10年的教师可用经过二次整合的电子教案及书写简案,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使用经过二次整合电子教案及在教科书上批注简备。

二是规范教案管理注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突出教师自身的优势,实行有利于教师设计个性化教案的教案管理。

三是强化上课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创新作业管理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机械式的重复训练,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的作业。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己设计作业,分类分层布置作业,注重多样化、富有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使学生快乐学习。

五是加强课外辅导管理。本着因材施教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课后服务时间与基础差的学生开展结对帮补。杜绝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六完善信息化管理要求教师全面应用现有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到2024年,规定专任教师课堂使用媒体率达到80%以上,并将此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七健全教学评价。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教师、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通过教科研手段不断加强评价机制的研究,从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构建适应新形势下师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

全力推进“五大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开足开齐音体美劳等课程。中小学校按省颁课程标准规范设置课程,开齐开足课程,规范作息时间。

二是以活动为平台,促进“五大行动”落实落地。每学期定期开展各类活动,推进艺体“2+1项目实施,并结合课后服务开展一些特色课程,使中小学生毕业后至少有一项艺术爱好和两项体育爱好,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计划校本部在2024年底至少有两个特色项目取得一定成效,并在全校推广。

三是加强劳动基地建设。各校因地制宜开辟劳动基地,建立校本劳动实践课程,教会学生基本劳动技能。

3、后勤服务工作

1)后勤工作目标

优化育人环境,开源节流,管好经费,理好财产,完善教学设施,关心师生生活和福利,让师生能专心工作和学习。

2)后勤工作具体措施

①校园建设改造

初中部寄宿生淋浴设备改造,计划2023年9月底改造到位,基本满足寄宿生洗浴需求。

②教学设施设备

积极筹措资金,为教师置办公电脑,达到一人一机,为教师电子备课提供保障。校本部建立开放性图书阅览室,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三、保障措施

1、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依法治校,文化立校,规范办学,高效管理;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教师及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行为规范、举止文明、仪表端庄的师生风范和教风纯、学风浓、校风正的育人环境;

3、加强人际环境建设,提高学校凝聚力。创建目标一致、观念共鸣、竞争合作、荣辱与共的学习型团队。形成充满关爱,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崇尚一流,积极进取的人际环境。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机制和措施,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追求学校景观的人文气息,完善学校文化环境,丰富师生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6、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有效教学理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潜力生有更大提高,中等生更优秀,优秀生更出色;

7、加强德育管理。突出学生的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教育,自主发展;

8、加强教科研工作。强化求实创新的教科研意识,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不断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广度及深度;

9、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发挥服务教育教学的功能;

10、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注重青年干部培养,建立能上能下、岗位轮换的干部流动机制。

11、加强全员竞争上岗和校内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建设。完善“能者上、庸者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校内管理制度

12、进一步夯实“控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加大对“控辍”工作的考核力度,完善“控辍”目标责任制,继续开展“无流生班级”的创建活动,并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形成关心“控辍”工作的合力。关注学困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全面关怀学习困难的学生,从起始年级、起始学科抓起,耐心、细致地分析其成因,采取定人帮扶、补缺补差等办法,真正实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学习困难流失。深入开展扶困助学活动,继续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不让学生因生活困难辍学。

13、加强后勤保障建设。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使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14、完善“五大行动”考核考评机制。建立完善“五大行动”考核考评制度,将落实“五大行动”实效与部门考评、班级考评、教师考评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

四、实施步骤

本规划实施时间为五年,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宣传阶段。(20232月-20233月)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金寨县全军实验学校2023年-2028年五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朱道富任组长,刘勇杨兆宏任副组长,二级机构负责人和各校校长为成员。

2、形成五年规划编制文本。五年规划包括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和教研、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部分。

3、宣传学习规划。召开校内会议,在全校职工范围内宣传学习本规划,让全体教职员工了解规划内容,统一思想,增强实施规划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

(二)初步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20234月-2025年元月。

2、主要目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实施发展性教育有初步成效,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在全县农村中学确立领先地位。

3、重点工作: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德育工作体系,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实施;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新突破;完成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工作,其他建设 新进展。

 三)深入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20252月-202712月。

2、主要目标:规划实施三年后,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领先水平,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形成,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

3、重点工作:学校德育工作走向成熟,探索出先进的现代德育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完全实现德育工作目标;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管理经验,并有计划的向外辐射;完成教师队伍培训,实现教育理论、师德规范、信息技术等方面大幅度提高,名师团队作用明显;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完成,特色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其他建设全面符合教育教学要求。

(四)总结提升阶段。

1、时间安排:20281月-20289月。

2、主要目标:实现规划总体设想,把学校办成一所有品位、有特色、有活力的优质学校

3、主要工作:全面总结五年规划实施成果,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提供基础、动力。

 

 

 

                     金寨县全军实验学校

                      2023年3月1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