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实验学校课程计划执行情况
我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发展为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坚持教育创新,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加强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常规管理水平,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一、课程开设与落实情况
1.课程标准和计划情况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设置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英语、物理、化学、历史 等课的课时,还有一些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
2.学校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标准要求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要求所有课程特别是非考试学科都必须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作业或相关资料。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教学管理,落实管理目标
1.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和教职工奖惩办法,每年与教师签订教学目标任务书,并进行量化考核与奖惩,实行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教务处、学科教研组长的作用,各司其职保证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进行。学校研究、制定校本教学计划,组织、指导教师具体落实,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执行:每周上课5天,小学生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点20分,初中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点,每节课上课时间小学为40分钟、初中为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3.建立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随意调课现象,严格按课时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4.不断改变管理方法,关心教师疾苦。
学校在管理上,强化“学校以教师为本,老师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角色,与教师平等合作,指导帮助,变检查评比为协商切磋,在管理上,建立科学的、人性的富有弹性而又能鼓励教师创造性工作的管理制度。
(二)注重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教学设计。坚持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根据教学过程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常规工作中严要求,勤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织教研组对教案、作业进行抽查和定期的检查。
2.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精神,体现课堂上师生平等、民主与和谐的师生关系,针对现有的教学条件,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严格控制作业量。
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每天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90分钟。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4.严格规范考试行为。严格按照“双减”文件规定考试次数。不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或名次。并注意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对考试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三)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
围绕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上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安排工作,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主题研究活动。认真完成“国培”指定项目。积极开展教学公开课,体现了“校本教研” 在我校教研中的落实情况。
(四)注重体现特色。
1.坚持每学年定期开展系列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2.每学年举行一次运动会。
3.不定期开展学科竞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