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安徽省金寨第二中学 > 教学教研

安徽省金寨第二中学课程计划及执行

发表时间:2025-03-21 16:21 来源:金寨县教育局
字号:[  ]

安徽省金寨第二中学初中部

课程设置方案

一、课程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其思想道德、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及艺术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及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1. 基础课程:

语文:注重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每周 6 课时。

数学:系统学习代数、几何等知识,每周 5 课时。

英语:强化听、说、读、写训练,每周 5 课时。

物理:八年级起开设,学习力学、电学等基础知识,每周 3 课时。

化学:九年级开设,了解物质组成、性质与反应,每周 3 课时。

生物:七年级起开设,探究生命现象与规律,每周 2 课时。

道德与法治:开展品德教育与法治观念培养,每周 2 课时。

历史:学习中外历史发展脉络,每周 2 课时。

地理:七年级、八年级开设,认识地球与地理环境,每周 2 课时。

2.  体育与健康课程:

每周5课时,包含体育技能训练、健康知识普及与体能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增强与健康意识养成。

3. 艺术课程:

音乐:培养音乐鉴赏与演唱、演奏能力,每周 1 课时。

美术:提升绘画、手工、审美等能力,每周 1 课时。

4. 综合实践课程:

信息技术:学习计算机基础操作与信息素养培养,每周 1 课时。

劳动技术:开展蔬菜种植、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等劳动实践,每周 1 课时。 此外,学校每学期安排 1 - 2 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科物馆、社区服务等,增强学生社会认知与实践能力。

三、课程实施与管理

1. 教学安排:基础课程按照学年、学期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有序推进。体育、艺术、综合实践课程严格按照课时安排组织教学活动,不得随意挤占。

2. 教学资源:学校配备充足的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拓展教学资源渠道,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 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与教学研讨交流,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与教学水平,确保各课程教学质量。

4.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开展教师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与课程优化。 初中课程设置将依据教育政策与学生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优化,确保课程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金寨二中2025春学期

教务处初中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整体工作目标为指引,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立足初中教育教学实际,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秩序规范、稳定,教学工作高效运行,使各项教学常规工作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研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及时、准确地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特别是中考成绩保持稳定并有所突破。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学常规管理 

1.课程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课程设置合理、科学。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杜绝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的现象。

2.备课管理: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教师精心备课,撰写详细、实用的教案或教学设计。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管理:加强课堂巡查,及时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杜绝迟到、早退、旷课、接打手机以及只顾自己上课不管学生听与不听的现象。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作业布置与批改: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避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求教师精选作业内容,分层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检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督促教师及时批改作业,认真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好作业的讲评和辅导工作。

5.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评价制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定期组织学生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队伍建设 

1.培训与学习: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教师自主学习,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和期刊,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教师考核: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从教学常规、教学成绩、教科研成果、学生评教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提升 

1.质量监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定期组织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加强对考试命题、考试组织、阅卷评分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规范。

2.质量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质量分析。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要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3.分层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差异,实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4.中考备考:加强对年级的教学管理和备考指导,制定详细的中考复习计划和备考方案。组织教师认真研究中考命题趋势和考试要求,合理安排复习进度,科学组织复习教学。定期组织初三年级的模拟考试和质量分析会,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确保中考成绩稳中有升。

5.生地会考:加强对八年级生物地理会考的统筹安排。适时安排生地考试模拟训练,力争更好的完成生地会考。 

(四)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外活动 

1.学科竞赛: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如语文作文比赛、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2.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科技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如舞蹈社、篮球社、足球社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4.阅读推广: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建立班级图书角,开放学校图书馆,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四、工作安排

开学初

组织教师参加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部署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完成课务分工、教材发放等工作。组织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开展教学常规检查,重点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

第一阶段(2月-3月)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确定本学期的教研课题和教学改革方向。组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组织第一次月考,做好考务工作和质量分析。组织参与全县九年级第一模拟考试并分析得失,以便更好的组织后续复习

第二阶段(4月-5月)

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生地会考。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反思活动。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重点检查作业批改和辅导情况。组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期中考试,做好考务工作和质量分析,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测试。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第二次全县模拟考。

第三阶段(6月-7月)

组织教师加强对年级的备考、送考及填报志愿指导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组织期末考试,做好考务工作和质量分析。做好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

 

 

 

金寨二中  教务处

2025.2.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