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第二中学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原则
1、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正、公平。
3、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全校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方案力求简便易行。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来源
财政拨款的30%奖励性绩效工资津贴。
三、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量化考核分配办法
奖励性绩效工资津贴的量化考核分配由两部分构成,即教职工个人绩效工资金额=工作量岗位津贴+工作实绩津贴。
(一)工作量岗位津贴
1、工作量岗位津贴的内涵
(1)教师实际授课的课时津贴;
(2)行管、教辅、服务人员岗位折合标准课时津贴;
(3)兼课的行管人员,只计算职务较高的岗位系数和所授学科系数;不兼课的行管人员,可累加2个岗位系数,但累计系数不超过1。
2、工作量岗位津贴的计算方法
(1)个人周工作量=个人周实际授课时数×学科系数+行管(教辅、后勤服务)周实际工作量
(2)行管(教辅、后勤服务)人员周实际工作量=学期标准工作量×行管岗位系数
(3)周标准工作量(小学18节、初中12节)
(4)标准课时津贴=(30%奖励性绩效工资津贴总额-全校职工出勤奖金总额)/全校总工作量
(5)全校总工作量=(全校教师周实际工作量+全校行管教辅服务人员周实际工作量)×学期周数
(6)个人学期绩效工资津贴总额=标准课时津贴×个人周工作量×学期周数
3、工作量确认
依据教代会通过的工作量认定细则。
(二)工作实绩津贴
根据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经考评小组考核后发放。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计发办法
从全校30%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中提取出勤奖部分作为个人绩效工资的基础,剩下部分为教师实际工作量标准课时津贴。
小学部、初中部分别考核、分开计发绩效工资。全年分上半年(2-7月)、下半年(8-元月)两次造册、公示、报教育局批准后打卡发放。
五、学校将根据效能建设及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比较完善、科学合理的考勤办法及工作量计算统计方法。
六、本细则相关条款及未尽事宜由考核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1、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正、公平。
3、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全校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方案力求简便易行。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来源
财政拨款的30%奖励性绩效工资津贴。
三、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量化考核分配办法
奖励性绩效工资津贴的量化考核分配由两部分构成,即教职工个人绩效工资金额=工作量岗位津贴+工作实绩津贴。
(一)工作量岗位津贴
1、工作量岗位津贴的内涵
(1)教师实际授课的课时津贴;
(2)行管、教辅、服务人员岗位折合标准课时津贴;
(3)兼课的行管人员,只计算职务较高的岗位系数和所授学科系数;不兼课的行管人员,可累加2个岗位系数,但累计系数不超过1。
2、工作量岗位津贴的计算方法
(1)个人周工作量=个人周实际授课时数×学科系数+行管(教辅、后勤服务)周实际工作量
(2)行管(教辅、后勤服务)人员周实际工作量=学期标准工作量×行管岗位系数
(3)周标准工作量(小学18节、初中12节)
(4)标准课时津贴=(30%奖励性绩效工资津贴总额-全校职工出勤奖金总额)/全校总工作量
(5)全校总工作量=(全校教师周实际工作量+全校行管教辅服务人员周实际工作量)×学期周数
(6)个人学期绩效工资津贴总额=标准课时津贴×个人周工作量×学期周数
3、工作量确认
依据教代会通过的工作量认定细则。
(二)工作实绩津贴
根据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经考评小组考核后发放。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计发办法
从全校30%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中提取出勤奖部分作为个人绩效工资的基础,剩下部分为教师实际工作量标准课时津贴。
小学部、初中部分别考核、分开计发绩效工资。全年分上半年(2-7月)、下半年(8-元月)两次造册、公示、报教育局批准后打卡发放。
五、学校将根据效能建设及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比较完善、科学合理的考勤办法及工作量计算统计方法。
六、本细则相关条款及未尽事宜由考核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