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 > 劳动教育

金寨一中劳动教育制度汇总

发表时间:2024-03-19 10:16 来源:公共企事业单位
字号:[  ]

金寨一中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及省市县文件精神,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代教育体系,坚持“好学笃行、养正立人”的育人理念,造就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现就我校实际制订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进而养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良好品格。

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劳动实践育人途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校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实践导向。将劳动实践作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荣誉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将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每学年设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年级实际情况自主安排。  学校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各年级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教室环境美化、寝室清扫等劳动实践岗位,建立学校、班级劳动实践岗位系统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四)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五)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政教处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二)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学校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落实安全责任。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时,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时,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三)加强宣传引导

学校根据高中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树立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金寨一中

                                                                                  2024年2月

 

 

 

 

金寨一中学生劳动评价制度

加强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评优、入团的重要参考。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劳动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劳动评价,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二、评价的依据

学生劳动评价的依据是教育部新颁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细则》。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构建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考核、将学生劳动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三、评价的特点

学生劳动评价具有五大鲜明特点:一、以质性评价统整、取代量化评价;二、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三、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四、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客观性;五、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的过程。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学生劳动评价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劳动态度、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应从发展性的角度探讨评定学生的劳动成果、表现与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2、评价的整体性原则。学生劳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劳动中的各种表现和劳动成果,作为评价学生劳动情况的依据。

 3、评价的多元性原则,学生劳动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学生、家长、校外指导教师等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活动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掌握劳动技能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4、评价的过程性原则

学生劳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劳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提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景。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过程,注重坚持“学生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或“成人参照标准”,即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学发展的水平,或者成人的认识水平来评价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构的科学性。这是注重过程评价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五、评价的指标体系

 学生劳动评价体系中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两个纬度与四个经度的评价项目:

(一)两个纬度

1、第一纬度是劳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包括:

a、良好自觉的劳动态度,协作劳动意识。

b、劳动过程的时间、次数,劳动过程中意志品质。

2、第二纬度是劳动过程中学生的技术能力、劳动成果。

包括:

a、评价学生参加劳动时的运用劳动技术的能力。

b、评价学生完成劳动任务的情况——劳动成果评价。

(二)四个经度

1、第一个经度是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式对自己的进步,成果以及不足加以记录,通过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目标以及自我调控进程,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2、第二经度是小组评价,校内劳动、校外实践基地劳动,强调合作,劳动的过程与结果离不开小组集体的力量,因此各评价项目的评价首先由小组根据评价原则进行评价。

 3、第三经度是教师评价,在学生劳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都是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发展性评价原则,给予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正式评价----即量化或分等,更重要是非正式评价。如一句激励性话语或一个符号等。

 4、第四个经度是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评价,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外劳动,通过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一定评价,可给与更深入或更客观的过程活动指导,评价的目的不是分等而是一种对学生参加后续劳动的一种指导、激励。

六、学生劳动评价的结果运用

1. 学生劳动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2. 学生劳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入团重要参考。

                                      金寨一中

                                      2024年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