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 > 规划计划

金寨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要点

发表时间:2025-03-20 15:38 来源:公共企事业单位
字号:[  ]


2025年,金寨一中将继续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五育融合、精细管理、减负增效”为主线,统筹推进德育创新、课堂改革、师资建设与校园安全等工作,着力打造“规范有序、特色鲜明、师生共进”的高质量育人生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把牢党建方向,强化思想建设

1.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议事决策机制。

2.推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聚焦立德树人,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后服务,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机制,督促领导班子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综合运用述责述廉、谈话提醒等手段措施履行执纪问责职能。

4.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理论学习,拓宽宣传渠道,严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可管可控。

5.树牢校园总体安全观。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安全等纳入日常重要工作内容中,同时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违纪追责”的安全工作监管责任体系,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工作,构建和谐安全校园。

6.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要求,落实“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学校信访稳定工作。重点抓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信访件的调查处理及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努力维护好和谐稳定校园环境。

二、锁定“五个突出”,聚焦工作重点

(一)突出教学核心地位,全面赋能再提升

1.夯实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六个环节”(备、教、批、辅、考、练),加大教研、备课、课堂管理、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检查力度,明确教务分工,遵守教学规范,完善评估与聘任机制。借助巡课系统完善教学巡查,利用班务日志反馈教学,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督查,发挥功能室、实验室作用(规定实验次数,加强实验教学)。

2.抓实高三备考,落实培优工作。明确全县高三备考目标,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制以实现2025届高考目标。采用年级部分解指标到班级、班主任分解指标到科任教师的方式。以落实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对班级负责、班级对学校负责制。充分利用高考“大数据”,精准把握教学重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资源分配与课堂教学。培优工作落实 “五个一” 策略,实施 “ABC” 三类问题解决方法,加强学科竞赛辅导管理,做到“五定”:定辅导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讲座教师、定讲座专题,明确责任人,注重信息收集,丰富培优形式。加强艺体生管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艺体特长生培养遵循家长同意、学生自愿原则,规范训练时间,科学管理,确保质量,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应对“三新”改革,推进“432”教研模式。学校持续关注教育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综合性实践等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在全范围内深入开展“432”校本教研模式,实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精品课程和教学案例形成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促进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整体提升。

(二)突出德育基础地位,多措并举再夯实

1.构建德育工程模板。学校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且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485”德育工模板,明确了德育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通过这种规范化的建模,使德育工作不再零散无序,而是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确保每一项德育活动都能精准地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增强德育研究效益。学校明确政教处人员职责,提升业务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德育研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培训、经验交流和 “以老带新” 活动,表彰优秀,宣传先进,深入探索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挖掘更有效的德育方法和策略。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及时调整和优化德育方案,让德育工作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高效的影响力。

3.强化女生管理工作。针对女生的身心特点,学校制定了专属的管理和教育方案,配备专职的女生辅导员。注重培养女生的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精神,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价值观,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为她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学校通过《青春有约》《奋斗有我》《敦品有道》《人生有梦》《养正有范》这五大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学会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梦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良知的社会公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并教会他们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纪律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端正的品行和作风。

(三)突出改革引领地位,提质增效再加强

1.推动五育融合,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共识。学校通过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教育政策和先进教育理念,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五育融合对于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定期开展教育研讨会,鼓励教师分享五育融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成果,形成全校上下一心、共同推进五育融合的良好氛围。

加大投入。学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艺术教室等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实践场所。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五育融合教学能力,为五育融合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师资支持。

定点突破。学校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学生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审美能力不足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体育课程改革,增加体育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注重美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开设音乐、美术、书法等多样化的兴趣拓展课程,举办校园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形成特色。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地域文化特点,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和活动品牌。例如,将红色文化融入美育教学,开展红色精神传承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特色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2.促进教师发展,提升办学实力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体教师树立研究意识,推进432”教学教研模式,加强教研督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实施“引航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组织暑期双充电活动和网络培训,创造培训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扎实推进省级、市级科研课题研究与结题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定期研讨,解决问题。

促进教科研成果推广。鼓励教师学以致用,将理论与课题研究结合,撰写教科研成果,教科室组织论文评比选送;加强与教育刊物联系,提高教师论文写作能力和发表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拓宽研究视野。

(四)突出管理关键地位,压实岗责再发力

1.明确教学管理岗责。教学管理方面,夯实教学常规,明确教务分工,遵守教学规范,完善评估与聘任机制,借助巡课系统、班务日志等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压实教学管理岗责。

2.落实德育管理责任。在德育工作中,明确政教处人员职责,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确保德育管理工作有人负责,各项德育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从多方面压实德育管理岗责。

3.构建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树牢校园总体安全观,将各类安全纳入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违纪追责”的安全工作监管责任体系,克服麻痹思想,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工作,明确安全管理岗责。

(五)突出后勤保障地位,深入梳理再完善

1.完善制度,强化执行力度。全面梳理和修订规章制度,注重动态调整,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加强教职工培训,提高制度执行能力。

2.以人为本,优化育人环境。尊重师生发展需求,在教学管理中尊重教师个性,鼓励创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改善校园设施,优化校园文化,丰富课余生活,关注教职工福利。

3.保障服务,提升工作效率。后勤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各项资料与合同管理,明确责任;规范基建与采购管理,严格把关安全、质量、进度等,完善各项资料;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做好相关工作;检查并维护各项设施,跟踪监督建设项目;养护校园绿化,确保食品安全,深入一线配合年级部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立足教学联盟,推动资源整合

1.全面联动在教学方面,定期组织教师跨校交流授课、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在学生活动中,开展全县学校联合的文体比赛、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校区的友谊。通过全面联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协同共进,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2.完善体系一中管理制度为蓝本,结合各校特点,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确保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保持一致。同时,针对不同校的特点和需求,鼓励校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办学模式。

3.加强考评。学校建立全面、公正、客观的考评机制,对教育教学成果、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将考评结果与绩效奖励、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4.相互促进。学校鼓励校在竞争合作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攻克难题,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例如,在教学改革方面,一个校的创新举措经过实践验证后,迅速在全县其它学校推广应用;在学生活动方面,校相互借鉴,举办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

新学期,我校将紧紧锁定“五个突出”,聚焦工作重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全体教职工要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在课堂教学中深耕细作,在德育实践中守正创新,在安全管理中筑牢防线,共同营造“师生共成长、校家同育人”的良好生态。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金寨一中

2025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