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教学与科研结果评选、课程设置方案与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教学教研
2. 教学与教研成果评选
(1)教学竞赛与评选结果:
2022年优质课团体赛
学科 |
团队成员 |
奖项 |
||||||
数学 |
张锐 |
江漓 |
汪晓东 |
张成晨 |
叶娟 |
冯廷轩 |
吴丽娟 |
1 |
化学 |
杨俊 |
郑路 |
徐冬冬 |
梁晶晶 |
张文超 |
程山 |
|
1 |
物理 |
郑浩 |
廖祥勇 |
王磊 |
赵薇 |
周凌 |
|
|
2 |
生物学 |
余晓萍 |
陈东芳 |
吴贻梅 |
徐竞男 |
王凤金 |
蔡欢 |
|
2 |
语文 |
敖运泉 |
卢荣敏 |
詹俣 |
付晓宇 |
周涛 |
汪梦欣 |
夏厚苗 |
3 |
英语 |
胡纯 |
周义凡 |
冯瑞 |
林兴菊 |
徐晓惠 |
欧阳康红 |
|
3 |
历史 |
刘霁 |
周雪 |
张书琴 |
黄婷 |
李学明 |
吴晓斐 |
|
3 |
地理 |
杨亮 |
朱亚玲 |
沈贵林 |
陈娅 |
王静 |
|
|
3 |
体育 |
吴光进 |
庄伟伟 |
孙厚雪 |
|
|
|
|
3 |
信息 |
邓芳 |
汪巍巍 |
付陈铖 |
|
|
|
|
3 |
项目 |
作品名称 |
作者姓名 |
奖项 |
课件 |
DNA的复制 |
蒋永锋 |
一 |
课件 |
糖类 |
李芝兰 |
一 |
微课 |
被动语态 |
胡纯 |
一 |
微课 |
从新冠疫苗看特异性免疫 |
吴贻梅 |
一 |
2022年六安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拟获奖名单
六安市第六届诵读大赛获奖结果
作品名称 |
参赛者姓名 |
指导老师 |
奖项 |
蜀道难 |
熊政 |
程跃珍 |
3 |
月光下的中国 |
易欣蕊 |
廖佳佳、廖纯 |
3 |
大江颂 |
叶瑞 |
廖佳佳、冯婷婷 |
3 |
六安市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获奖名单
学科 |
作品名 |
作者 |
奖次 |
语文 |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别样“归”途,同具风流 |
李冉冉 |
1 |
数学 |
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
江漓 |
1 |
数学 |
函数的单调性 |
叶娟 |
3 |
数学 |
函数的奇偶性 |
漆桂林 |
3 |
英语 |
1 Digitising Ancient Art |
邓亚萍 |
1 |
英语 |
Lesson 1 How Closely Connected Are We? |
曾凡娣 |
2 |
物理 |
探究安培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的关系 |
查贵耀 |
2 |
物理 |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查贵耀 |
3 |
化学 |
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
张文超 |
2 |
化学 |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
程山 |
2 |
生物学 |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
周妍 |
2 |
政治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杨开梅 |
3 |
地理 |
问题研究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
洪永磊 |
2 |
地理 |
问题研究 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
洪永磊 |
3 |
2023年优质课团体赛
学科 |
参赛教师 |
奖次 |
语文 |
敖运泉、张传胜、江沛、储有玲、卢荣敏、廖佳佳、詹俣 |
3 |
数学 |
张锐、班英翔、张俊领、彭文、贺新源、詹靖、彭正 |
1 |
英语 |
邓亚萍、何丽、廖纯、王丹丹、曾凡娣、江婧、瞿海燕 |
1 |
政治 |
朱玉林、卞跃青、洪长旺、刘文明、徐亮亮 |
2 |
历史 |
江维、鲍丙刚、张书琴、王星童、蔡加菊、刘雨婷 |
3 |
物理 |
高鉴、陶继红、王福、赵薇、查贵耀、金旺旺 |
2 |
化学 |
李芝兰、李之荣、吕莉、邢芬、郑路、杨龙苗 |
3 |
体育 |
庄伟伟、余乐、付金广、孙承俊、孙厚雪、方星 |
3 |
2024年六安市普通高中作业设计大赛活动获奖名单
学科 |
单元名称 |
姓名 |
奖次 |
语文 |
第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
王采妮 |
3 |
数学 |
圆锥曲线的方程 |
漆桂林 |
2 |
物理 |
第2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查贵耀 |
3 |
化学 |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
袁义杰 |
3 |
生物学 |
第三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罗兰 |
3 |
政治 |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
许慧 |
2 |
历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刘霁 |
2 |
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沈贵林 |
3 |
2024年金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获奖名单
作者 |
作品名 |
获奖等次 |
何红梅 |
基因突变概念 |
1 |
王福 |
自由落体运动 |
1 |
顾海霞 |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
1 |
吴作菊 |
3.3牛顿第三定律 |
2 |
储有玲 |
《将进酒》 |
2 |
霍骥 |
足球课堂教学比赛 |
2 |
乐晓琴 |
7.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
3 |
张家园 |
Lesson 3 The Secrets of Your Memory (Reading) |
3 |
2023届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学科 |
姓名 |
班级 |
奖项 |
指导教师 |
化学 |
漆书圻 |
高三(27)班 |
二等奖 |
李芝兰 |
化学 |
王陈琎 |
高三(26)班 |
二等奖 |
张文超 |
化学 |
林俊贤 |
高三(26)班 |
二等奖 |
张文超 |
化学 |
何锦鹏 |
高三(27)班 |
二等奖 |
李芝兰 |
化学 |
王鑫淼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文超 |
化学 |
彭君懿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文超 |
化学 |
林子航 |
高三(27)班 |
三等奖 |
李芝兰 |
化学 |
周钰炜 |
高三(23)班 |
三等奖 |
杨俊 |
生物 |
周茹孜 |
高三(26)班 |
二等奖 |
董德超 |
生物 |
周游 |
高三(26)班 |
二等奖 |
董德超 |
生物 |
林俊贤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董德超 |
生物 |
王鑫淼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董德超 |
生物 |
舒龙锦 |
高三(23)班 |
三等奖 |
沈晓明 |
生物 |
汪俊智 |
高三(27)班 |
三等奖 |
汪达丽 |
生物 |
叶顺 |
高三(27)班 |
三等奖 |
汪达丽 |
数学 |
闫宇涵 |
高三(27)班 |
二等奖 |
施家胜 |
数学 |
陈弘轩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锐 |
数学 |
王陈琎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锐 |
数学 |
彭君懿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锐 |
数学 |
蔡沐河 |
高三(23)班 |
三等奖 |
张锐 |
数学 |
桂博宇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锐 |
数学 |
漆书圻 |
高三(27)班 |
三等奖 |
施家胜 |
数学 |
卢旺材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锐 |
数学 |
台政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锐 |
数学 |
周茹孜 |
高三(26)班 |
三等奖 |
张锐 |
物理 |
张传翔 |
高三(27)班 |
三等奖 |
查贵耀 |
2024届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学科 |
姓名 |
班级 |
奖项 |
指导教师 |
化学 |
许绍翔 |
高三(28)班 |
二等奖 |
陶晓辉 |
化学 |
葛宏 |
高三(28)班 |
二等奖 |
陶晓辉 |
化学 |
田浩宇 |
高三(29)班 |
二等奖 |
徐冬冬 |
化学 |
王锦程 |
高三(29)班 |
三等奖 |
徐冬冬 |
化学 |
汪杰 |
高三(29)班 |
三等奖 |
徐冬冬 |
化学 |
万星光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陶晓辉 |
生物 |
钟浩宇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张翔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陈进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汪新锐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徐绍翔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余粤洋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储志亮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金雨灿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生物 |
胡鹏飞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胡道升 |
数学 |
余粤洋 |
高三(28)班 |
二等奖 |
王培伟 |
数学 |
胡鹏飞 |
高三(28)班 |
二等奖 |
王培伟 |
数学 |
王锦程 |
高三(29)班 |
三等奖 |
易成沛 |
数学 |
韩钢鑫 |
高三(29)班 |
三等奖 |
易成沛 |
数学 |
汪新锐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王培伟 |
数学 |
田浩宇 |
高三(29)班 |
三等奖 |
易成沛 |
数学 |
蔡文泉 |
高三(16)班 |
三等奖 |
胡道奎 |
数学 |
杨俊杰 |
高三(29)班 |
三等奖 |
易成沛 |
数学 |
徐子强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王培伟 |
物理 |
余粤洋 |
高三(28)班 |
二等奖 |
丁从宝 |
物理 |
汪杰 |
高三(29)班 |
二等奖 |
廖家喜 |
物理 |
储志亮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丁从宝 |
物理 |
李雨泽 |
高三(28)班 |
三等奖 |
丁从宝 |
物理 |
田浩宇 |
高三(29)班 |
三等奖 |
廖家喜 |
(2)教学研究评选结果
2022年度全市优秀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活动拟获奖名单
项目 |
作品名称 |
作者姓名 |
奖项 |
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
三维立体几何模型教学系统——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课堂教学研究 |
胡祥 |
一 |
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价值研究----以试卷评讲为例 |
吴贻梅 |
一 |
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杜银 |
一 |
2024年金寨县优秀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获奖名单
作者 |
作品名 |
奖项 |
张传胜 |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的信息化探究 |
1 |
李平 |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
1 |
张玉 |
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策略探索 |
1 |
徐冬冬 |
电子白板支持下的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整合的教学 |
1 |
庄伟伟 |
视频反馈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中的运用 |
1 |
曾凡娣 |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探究(10) |
1 |
涂德田 |
电教结合背景下基于智学网大数据分析的高中化学精准教学研究 |
1 |
卢荣敏 |
“互联网+”高中语文智慧课堂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1 |
刘永 |
探索“三新”背景下GGB软件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
1 |
吕雁翎 |
Unit7 Art Lesson1 Masterpieces |
1 |
储有玲 |
《声声慢》信息化教学设计 |
2 |
左绪运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信息化模式的构建方法及价值 |
2 |
邹会金 |
智慧课堂背景下的高中数学精准教学策略 |
2 |
沈贵林 |
植被与环境 |
3 |
漆桂林 |
“智学网”平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践与应用 |
3 |
刘玥 |
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之我见 |
3 |
2024年金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论文题目 |
作者 |
学段学科 |
奖次 |
备注 |
“三新”背景下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
漆桂林 |
中学数学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掌握必备知识 提升关键能力 ——2023年高考《法律与生活》试题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 |
刘文明 |
中学思想政法(道德与法治)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三新”背景下议题引领的探究式教学应用研究 |
张欢欢 |
中学思想政法(道德与法治)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教会、勤练、常赛”背景下杭州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策略研究 |
方星 |
中学体育与健康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排球运动对县城普通高中生身体素质影响研究 |
余乐 |
中学体育与健康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 |
陶继红 |
中学信息科技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问题链的设计研究 |
徐晓惠 |
中学英语 |
一等奖 |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实践研究 |
左绪运 |
中学英语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支架理论指导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之实践探究 |
桂婷 |
中学英语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事件可视化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中的活动实践研究 |
林兴菊 |
中学英语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浅谈北师大高中英语新教材写作板块教学策略 |
田爱华 |
中学英语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初中语文教学中数字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 |
汪晓娟 |
中学语文 |
一等奖 |
|
学逻辑 强思维 有路径 |
田显科 |
中学语文 |
一等奖 |
|
探析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 |
廖佳佳 |
中学语文 |
二等奖 |
|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
程跃珍 |
中学语文 |
二等奖 |
|
基于思政一体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探索 |
程惠梅 |
中学语文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素养培育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解析 |
张传胜 |
中学语文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技术赋能: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
叶娟娟 |
中学语文 |
一等奖 |
推荐市评 |
2022-2024年市级课题研究情况
立项编号 |
课 题 名 称 |
主持人 |
备注 |
LK21086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研究 |
丁从宝、王平 |
|
LK2022033 |
“双新”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
徐道奎、胡祥 |
|
LK2022034 |
“双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实施德育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
陈晖、程克起 |
已完成 结题 |
LK2022035 |
高中历史新教材人物插图资源的应用研究 |
奚大远、刘霁 |
已完成 结题 |
LK2022036 |
基于“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陈慧、卞跃青 |
已完成 结题 |
LK2022037 |
双减背景下县域中学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研究 |
冯贵香、周其宏 |
已完成 结题 |
LK202361 |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田显科、江沛 |
|
LK202362 |
跨学科视角下高中物理职业生涯 |
余跃海、廖祥勇 |
|
LK202363 |
新版北师大高中英语教材中 |
王燕、田爱华 |
|
LK202364 |
“双新”背景下人教版地理教材 |
陈本、袁自强 |
|
教学教研
3.课程设置方案与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高一学年选科分班前
课程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 |
信息 |
合计 |
课时 |
5 |
6 |
5 |
4 |
3 |
2 |
2 |
2 |
2 |
1 |
2 |
1 |
0 |
35 |
高一学年选科分班后
课程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 |
信息 |
合计 |
备注 |
课时 |
5 |
6 |
5 |
4 (1) |
3 (1) |
3 (1) |
3 (1) |
4 (1) |
3 (1) |
1 |
2 |
1 |
1 |
34 |
一节 自习 |
高二上学期
课程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 |
信息 |
合计 |
备注 |
课时 |
5 |
6 |
5 |
4 (1) |
4 (1) |
4 (1) |
4 (1) |
4 (1) |
4 (1) |
0 |
2 |
0 |
1 |
34 |
一节 自习 |
高二下学期、高三上学期
课程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 |
信息 |
合计 |
备注 |
课时 |
6 |
7 |
6 |
物理类组合:物理5节,另两科4节;历史类组合:历史5节,另两科4节 |
2 |
0 |
0 |
34 |
一节 自习 |
执行情况:各年级、各班级均严格按照学校课程计划与课时安排执行
金寨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务处以研究“三新改革”,纵深推进“432”校本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为核心;以规范教学秩序,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本学期年教务各方面工作都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尤其是高三备考要高效、精准、有实效,确保2025年高考要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夯实教学常规
认真落实教学“六个环节”----备、教、批、辅、考、练。着重做好“四个加大”即:加大教研工作指导与检查力度;加大对教师备课和教学进度的检查力度;加大对课堂管理检查力度;加大对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和辅导的调查力度。
(二)优化过程管理
1.根据教务分工,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职责。
2.遵守教学规范,强化过程指导。
3.完善阶段性评估及学年评估制度,优化聘任机制,督促各年级部开展大量的交流、听课、座谈等活动。
4.完善教学巡查制度,尤其是早晚自习检查,落实检查人员,改变传统督查方式,借助巡课系统,确保检查准确、及时、公正。
5.利用班务日志进行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6.加强大课间及体育课上课情况的督查,关注体育教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7.充分发挥功能室、实验室在理化生教学中的重要功能,给每位物理、化学、生物老师规定每学期做实验次数,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8.加强师德和师能建设,师生同考,考高考题要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大胆使用青年教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提高,提高后重用。
9.深化“学习标兵”制度,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
10.充分发挥学科组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科组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加强集体备课,优化“432”校本教研各个环节;
(2)加大随堂听课力度,组织“三新改革”研讨会。
(3)督促各年级部进行集体办公,管理好办公室(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办公室的卫生等)。
(4)以老带新,中青结合,形成学科优势。
(三)抓实重点工作
1.高三备考
瞄准高考、培优转薄、精准施策、全面提高。
(1)目标引领,落实责任。
2025届高考目标:清华、北大超 5人,“985”超 100人,“211”超300人,应届一本达线超1000人。
落实责任制:年级部将指标分解到班级,班主任将指标分解到科任教师,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对班级负责、班级对学校负责,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2)充分利用高考“大数据”,寻求高考增长点、突破点和冲击名牌的合理途径,研究高考方向,拓宽竞争通道。
(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4)优化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教学生态,提高课堂效益。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重把握复习课的深度和广度,该讲就讲,该舍就舍,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强考试管理,提高训练实效性。坚持“精练深评”原则,注意命题科学性的研究,避免题海战术。试卷讲评要做到:一统、二找、三改。即数据统计的数量分析、找出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及引出错误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讲评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具时效性、针对性、辐射性、指导性、诊断性。加大面批面改力度。
(6)制定落实好优等生及临界生导师制,促进其全面发展。辅导时要遵循“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的原则,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
(7)加强对考题的研究。各学科研究高考试题时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8)加强校际交流、坚持协同作战。
2.培优
(1)落实“五个一”培优策略。
(2)继续实施“A”、“B”、“C”三类问题解决方法,加强对学科竞赛辅导的管理,做到“五定”:定辅导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讲座教师、定讲座专题。明确学科竞赛的第一责任人,努力提升学生参赛水平。
(3)注重信息收集。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教学教研、培优等信息。
(4)丰富培优形式,内力外力齐发力。
3.艺体特长生培养
家长同意、学生自愿、科学管理、确保质量。
金寨一中教务处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