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金寨县明强小学 > 劳动教育

金寨县明强小学劳动开展情况

发表时间:2025-03-20 15:36 来源:金寨县教育局
字号:[  ]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金寨县明强小学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树立学生劳动意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设置劳动课程

1、教育教学处在课程设置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保障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要求每一位劳动教师需精心备课,认真安排,严格实施,力求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

2、各年级开设每周五下午大扫除活动,打扫本班教室和卫生区,培养打扫卫生技能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拓劳动实践机会

1.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在校外劳动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校活动丰富多彩,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结合校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培养学生打扫教室技能和保洁、劳动意识。

3.家校联合,分担家务助力成长。家庭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劳动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一直给学生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结合不同学段目标,每周末由劳动老师布置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堂课,我校将继续加大劳动课程的执行力度,完善劳动课程的设置,为培养五育并举的素质学生而不断努力。

 

 

 

 

 

 

 

 

 

 

 

金寨县明强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劳动课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劳动课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课程。

一、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劳动乃立身之本,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将劳动教育与  德、智、体、美相结合,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与幼小、小初衔接教育相结合,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丰富学生劳动知识,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普遍重视、共同参与和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学段目标:

1-2年级

1.认识不同的卫生清扫工具,会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清扫。

2.能积极参加班级每天的卫生值日,掌握比较简单的劳动技能。

3.在教室中,能主动保持自己桌椅的整洁。

4.能在父母的指导下,手洗简单的小衣物。

5.每天自己洗漱,会系鞋带、叠衣服。

6.能按照学习需要,准备学习用品。

7.每天自己整理书包。

8.能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9.能在家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4年级

1.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并能掌握使用技巧。

2.每天主动承担班级的卫生清扫任务。

3.每周主动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卫生扫除。

4.了解常见洗涤用品的种类和用途,能主动进行一般衣物的洗涤。

5.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整理与收纳的方法,能主动整理房间。

6.能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7.学会洗菜、切菜,能掌握几种简单的家常菜烹饪技能。

8.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初步掌握种植的一般方法。

9.能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6年级

1.每天主动参加班级值日,承担各项卫生清扫任务。

2.每周积极参加卫生扫除,并能主动维护校园和班级卫生。

3.能运用常见的洗涤用品和洗涤常识,选择合适的方式清洗自己的衣物。

4.能对自己的房间进行常规整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与收纳的习惯。

5.能积极参加家务劳动,会做简单的家常菜,并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6.了解农作物及植物的特点,能亲手种植1-2种常见的农作物或花卉。

7.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劳动工具,完成劳动任务。

8.能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服务。

9.了解相关劳动职业岗位的职责和服务方法,进行劳动体验,增强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

(一)在学校,立足劳动教育课程。

1.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2.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操场上,劳动基地、绿化带、花坛和草坪,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捡拾垃圾、除杂草等工作。

3.结合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和劳动实践周活动,组织劳动节教育活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提升对劳动美的认知,培养劳动创新创造的品质,推进集中化劳动教育。

(二)在家庭,结合家校合作 相伴成长家校工作。

1.发挥家委会的主导作用,调动家长的参与性、积极性,合力探索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家务劳动实践作业,开展亲子劳动主题活动。

2.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养成做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将洗碗、洗衣、扫地、烹饪、手工、整理等日常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的学习列出家务劳动清单,由家长监督落实。

3.在校外,开辟劳动教育基地。我校将校外开辟的劳动基地划分给班级包干,根据季节和时令变化开展相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形成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使校外劳动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1-6年级劳动教育课1课时。

(二)课程安排:

加强劳动课程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整合劳动、科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课程,把劳动技能、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劳动教育幼小衔接,小学侧重劳动习惯养成。

1.严格按照课时安排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认真备课,制定教学计划,熟悉课程内容和流程,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材料和教学资源包,有效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2.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基于季节时令,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动手实践活动。

3.组织开展好常规校内劳动,将每天的卫生值日、每周大扫除作为校内劳动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关注岗位体验,使校内劳动常态化。

4.开展校园清洁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操场上,绿化带、花坛和草坪,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等工作。

5.各班要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班级内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

四、课程评价

1.教师依据学生平日劳动表现及课堂参与度,每月评选1名学生作为班级劳动小能手称号,并由老师颁发劳动小能手奖状。

2. 每学期依据学段目标,完成一次家长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及校外的劳动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学校每月依据班级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情况及班级劳动卫生情况评选劳动先进班并颁发奖状,纳入期末文明班集体绩效考核中。

4.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利用班级和学校微信等载体,加强对劳动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

五、实施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