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明强小学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预案
一、总则
1.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类自然灾害给学校带来的各种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2.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指挥机构:
总指挥:由校长陈俊担任,全面负责应急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长陈从远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2应急小组:
一、抢险救灾组
组长:陈俊 副组长:陈从远
成员:由学校安保人员、年轻力壮的教师等组成。主要负责在灾害发生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包括抢险、抢修、抢救等。
二、疏散引导组:
组长:杨之林 副组长:陈呈
成员:由各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组成。主要负责在灾害发生时,组织师生疏散和引导,确保师生安全有序撤离。
三、医疗救护组:
组长:黄庆林(健康副校长、中医院医生)。
成员:由学校相关教师及所在社区医生等组成。主要负责在灾害发生时,提供医疗救护服务,包括现场急救、伤员转运、医疗救治等。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陈从远 副组长:谢明杰
成员:由学校后勤人员等组成。主要负责在灾害发生时,提供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帐篷等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五、通讯联络组:
组长:孙沛 副组长:李杰 程晋松
成员:由学校办公室人员等组成。主要负责在灾害发生时,保持内外联络和信息传递,包括与上级部门、家长、社会各界的联络和信息通报等。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1.灾害监测和预报:学校应与气象部门、地震局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学校应安排专人负责灾害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灾害隐患。
2.预警信息发布和传递:当接到灾害预警信息后,学校应通过校园广播、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全体师生发布预警信息,并明确预警级别和应对措施。
四、应急响应
1.一级响应(轻微灾害):
启动条件:当出现轻微自然灾害,如暴雨、大风等,对学校影响较小。
行动措施:各小组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接受上级指令。
2.二级响应(中度灾害):
启动条件:当出现中度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对学校造成一定影响。
行动措施:疏散引导组立即组织师生疏散到安全地带;抢险救灾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尽力减少灾害损失;医疗救护组做好医疗救护准备工作;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通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灾情和应急处置情况。
3.三级响应(严重灾害):
启动条件:当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如台风、泥石流等,对学校造成严重威胁。
行动措施:全体师生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各小组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和救援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时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五、保障措施
1.物资储备:学校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帐篷、工具等,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
2.通信保障:学校应确保通信畅通,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等,以便及时传递信息和接收指令。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学校应及时对受灾师生进行安置和救助,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2.总结评估:学校应对灾害应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
1.预案修订:学校应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解释权: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金寨县明强小学
202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