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培训及校本研修制度

发表时间:2025-03-21 12:17 来源:金寨县教育局
字号:[  ]

第一章   总  则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学校加强师资队伍管理 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师关系的协调,来构建合作型教师专业发展群体; 通过对学校组织结构的再设计,通过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再配置,大力 开发人力资源,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与资源保障,不断培 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及有创造力的教师。

( 一)加强管理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措施有力,组织落实,工作 到位。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措

施加以管理,以“人本” 的思想感召人,以“ 民主” 的思想凝聚人, 以“科学” 的思想约束人。

( 二) 德才并重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注重教师德才并重,要求每一  位教师树立“ 四个观念”、实现“六个发展”。“ 四个观念”即为推  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奉献的观念;为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  展而服务的观念;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观念;为使自  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终身学习的观念;“六个发展”,即在学历上, 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在教学工作上,从“ 守摊型” 向“开拓型” 发展;在教研层面上,从“经验型” 向“科研型”发展;在业务进修  上,从“终结型” 向“终身型”发展;在学识水平上,由“教书匠” 向“学者型”发展。

( 三)制度规划

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必须高瞻远瞩,用发展的目光来制 定规划。我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每年制定一个计划,使学校教师 的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

( 四)注重培训

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是现在的信息时代,对 教师不断及时地培训,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的培训形 式可以多样化,既有校本的,又有县、市、省、国家级的,以培训帮 助教师提高认识,走出误区,拓宽知识。

(五) 培训目标

在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抓好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以研促 教,以研促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1)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 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力求每个教师创造出自 己 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掌握最前沿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每个教师对教育教学专题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每个教 师的科研水平。

(5)在培训中建立健全本校的校本培训制度,使校本培训工作科 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 六)培训内容

(1)最新的、最前沿的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教育思 想、理念、理论等。

(2)有利于促进学校课程改革、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提高学校 办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经验。

(3)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

(4)教育科研知识及能力培训。

(5)师德师风、未成年人保护等法纪知识。

(6)现代教师基本功:专业知识、普通话、信息技术、三笔字、 简笔画、组织教学、课件制作等。

(7)关于心理健康、幸福人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等。

( 七) 培训形式

(1)教育论坛、教研组集中研讨。

(2)名师、专家专题讲座。

(3)班主任沙龙。

(4) 自学、外出培训。

(5)骨干教师示范课。

(6)实践反思。(合格课实践反思、示范课实践反思、研究课实践 反思、专题课实践反思等)

(7)网络培训。

(八)鼓励冒尖

学校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冒尖,更要为他们冒 尖创造有利条件,对他们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教学上多信 任,教改上多支持,使他们成为教学的“排头兵”,教改的“领头雁”。

第二章  工作机构

(九)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书记)

成员:副书记、副校长、中小学教育教学处、校办室、德育处、 会计室

(十) 落实部门

中小学教育教学处 德育处

第三章  发展目标

(十一)师资建设

通过努力,建成一支在市县内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队伍,重要 学科都有 1-2 个市级骨干教师,五年内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级教师 队伍。

(十二) 进修培训

专任教师100%参加校本培训、课改培训等,能根据教学需求自行 设计各种辅助教学软件,通晓网络知识,能熟练地借助智慧课堂、校 园网、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十三) 思想素质

全校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利用各种进修培训和会议,树立先进模 范典型,树立“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 的理念,爱岗敬业,爱生爱 校,提升思想素养。

(十四) 教研教改

专任教师积极学习研究、参与实践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改 革,实现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探索开设研究性课程、 选修课程,拓展性课程,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摸索 出一条适合我校特点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第四章  制度保障

(十五)老带新制度

工作不满三年、新进入本校、第一次接触新教材的青年教师必须 拜师结对子,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 等方面的工作。

(十六)听课评课制度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 15 节,教研组长不少于 20 节, 中层干部听课不少于 30 节。青年教师听课不光听内容,主要是学习老 教师上课的常规,教态教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听课要有  详细记录,要有点评。每个备课组每周至少有两次集体听课、评课。

(十七) 公开课制度

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举行一次校级公开课,本学科老师要参加备 课并在备课组长统一带领下参加听课、评课。凡在我校举行的各种示 范课、研究课、比赛课,要求本学科老师全部参加听课、评课学习活 动。新进的青年教师要上好汇报课,优秀者举行校级公开课。

(十八) 课题研究制度

教师要积极参加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开展县市级课题申报、阶 段总结到结题报告,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十九)走出去请进来制度

请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特别是进行校本培训,请全国优 秀教师来校上示范课、做师德报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 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学习、优质课听课、评课活动、各 级各类教育科研研讨会学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举行的专业培训等活 动。

第五章 教师分层管理

( 二十)新教师的管理

参加工作第 1 年,起步阶段。这阶段学校要求新教师拜师学习,

跟岗研修,并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 变。政治上做到“ 三心”(上进心、事业心、虚心);工作态度上过 好“ 三关”(教学常规关、十项教学基本功关、热爱学生关);新教 师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 教学常规工作;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 二十一)有经验的教师的管理

教师工作到了第5 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学校要求这 一阶段的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 成 自 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

( 二十二) 成熟教师的管理制度

教师工作第 8 至 12 年左右,是教师“成熟” 阶段。这阶段学校要 求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 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 解,形成自 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学的带头人,即骨干教 师。

第六章  考核评价

( 二十三) 考核机制

每学期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教 师的岗位聘任挂钩。

1、制定培训计划或方案,发布培训通知。

2、学校教科室负责对教师的培训发展情况作评估考核。

3、每个教师学年初要制订个人进修计划,每学期结束要认真写好学 习体会或经验总结,并报学校教导处备案。

4、每个教师严格按照自 己的培训发展计划选择最适合的形式参加学 习培训,不断提高自 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养,提高自 己的知识水平, 完善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

5、学校要求集中培训的教师须人人参与。分管教研科研的校长对教 师的培训发展结果作出认定,认定结果将作为该教师评优、晋级、评 职等的重要依据。

6、师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参加集体学习和各教研组组织的听课、评课、 集体备课、业务讲座等活动,必须遵守纪律,聚精会神,做好学习记  录,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  前履行请假手续。学习时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不做与学习无关的  事,学习时间要关闭手机,不得会客。

7、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精心做好笔记,认真整理材料,回到学校要 作评细汇报并进行汇报开课。

( 二十四) 评优评先

每年定期开展“学习型教师”“德育先进个人”“学校教育教学 能手” 的评选活动。

第七章 附则

( 二十五) 本制度经教代会通过,即可生效。

( 二十六)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金寨县弘毅学校校长室所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