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

发表时间:2025-03-20 10:54 来源:金寨县疾控中心
字号:[  ]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预防艾滋病。在这个话题上,了解疾病的根源至关重要。

首先,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HIV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有可能将病毒传给他人。要注意的是,患有某些性病的患者,如梅毒,其感染HIV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此外,不安全性行为,如没有使用安全套,也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

血液传播是指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液、皮肤破损部位接触被污染的血液、共用被污染的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器械等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容易通过血液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包括注射吸毒者、非正规有偿献血者以及医护人员。

母婴传播是指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可通过胎盘、产道、哺乳等途径,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哪些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呢?

例如:1、艾滋病不会通过握手或拥抱传播

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完整的皮肤能够有效地阻挡病毒的入侵,只要皮肤没有破损,接触到艾滋病患者体表正常的汗液等分泌物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2、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血液中HIV会在蚊虫的消化系统中被灭活。另外,蚊子口器上残留的血液量极少,所携带的病毒数量远远不足以引起新个体的感染。

因此日常生活中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毛巾、共用餐具等,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公共汽车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防艾秘籍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拒绝滥交、一夜情等高危行为。

发生性行为时应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

拒绝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针头、过滤毒品的棉球或溶解毒品的容器等。

对于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遵医嘱采取抗病毒治疗,预防病毒传染给胎儿。

 

发生高危行为后怎么办?

高危行为也就是有较高造成HIV病毒传播风险的行为,如:

无保护性交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非法采血点卖血或输血

不正规机构经未消毒的纹身、穿耳洞等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

发生高危行为后,可在72小时内去医院就诊,服用阻断药,阻止HIV病毒的感染。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


重要提示

艾滋病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保密。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提供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个人还可以购买自我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如果检测阳性,要及时到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确诊。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体内病毒复制即开始,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病抗病毒治疗,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即实行“发现即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