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胀气 中医儿科有妙招
宝宝肠胀气是新手爸妈们常常面对的问题之一,不仅影响宝宝的舒适度,也让家长们倍感焦虑。金寨县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疗技术,为宝宝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宝宝缓解肠胀气。
一、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宝宝肠胀气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跟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在婴幼儿期,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未成熟,再加上整天躺着,食物很容易聚积在宝宝小小的胃里,从而容易导致胀气。这也就是中医认为的“积滞”。针对消化不良的孩子,一定注意调整食量,少食多餐。
二、喂养方式不正确;
有些妈妈因为还没有经验,总是要等到宝宝饿到哭得很厉害时,才给宝宝喂奶,宝宝因为太饿,就会吃得很急很用力,这样很容易就把空气也给吸进去了,这时宝宝可能会因嗝气而引起腹胀。
三、乳糖不耐受;
有些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身体无法吸收乳糖也易产生大量的气体。另外,母乳妈妈需要注意限制糖的摄取,过多的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发酵产气不易排出,宝宝就容易出现胀气。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尝试使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以减少胀气的发生。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食用乳制品,以减少宝宝摄入乳糖的机会。
四、腹部受凉;
婴儿的肌肤非常娇嫩,极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若未充分注意保持腹部的温暖,便可能导致肠胀气的发生。五、胃肠道器质性病变; 病理性胀气通常与先天性巨结肠、肠道畸形等疾病相关。除了胀气,宝宝可能还会出现便秘、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同时伴有精神状态不佳、频繁吐奶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协助。
五、胃肠道器质性病变;
病理性胀气通常与先天性巨结肠、肠道畸形等疾病相关。除了胀气,宝宝可能还会出现便秘、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同时伴有精神状态不佳、频繁吐奶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协助。
中医是如何治疗宝宝肠胀气?
一、小儿推拿;
1.揉天枢: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找准位置后,用食指和中指同时按揉两侧的天枢穴3-5分钟。
2.揉中脘: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找准位置后,用食指、中指的指腹同时按揉中脘穴3-5分钟。
3.摩腹: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和掌根部位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脐周。一般按揉3-5分钟。
4.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找准位置后,用食指、中指的指腹同时按揉足三里穴3-5分钟。
二、穴位贴敷;
小儿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是通过辨证论治,以中药贴敷穴位,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小儿皮肤娇嫩,贴敷药物易被皮肤吸收,通过穴位效应加药性到达经络,最后到达脏腑,疗效显著。三、中医灸法; 中医灸法一般选取艾叶温灸,对于肠胀气的宝宝在操作时温灸腹部可温中行气止痛。每次5-10分钟。尽管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烫伤风险,因此建议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