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寨县立足“一产要振兴、特色要做足”的发展定位,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群众房前屋后方寸之地为锚点,大力拓展庭院经济增值空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革命老区打造致富坦途。
科学引领,小庭院开出致富花
芒种将至,吴家店镇庭前屋后、道路两旁已经植满生机盎然的野菊花幼苗,远远看去或连成一片朝气蓬勃,或点缀在农户庭院之间欣欣向荣,让人不由期待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盛景。
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金寨县制定印发《关于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倡导“四个坚持”的工作原则,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典型示范、有序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引领;引导示范点创建主体科学理解庭院经济内涵,开拓思维,结合特色统筹发展庭院经济。
吴家店镇以华润三九(六安)中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九药业)对口帮扶为契机,由三九药业在吴家店镇建立野菊花苗圃培育基地和初加工基地,集中培育优质野菊花幼苗后以每亩2000株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并给予种植技术支持服务;达到采摘条件后以鲜品菊花每公斤3元的价格收购并进行初加工,既有效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增加了农户收入,又解决了销售难题,实现幼苗代育、技术指导、成品收购的“公司+合作社+农户”闭环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深山里结出致富果
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丰富,集山区、库区、旅游区于一体,是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连续多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底蕴深厚。依托资源优势,金寨县根据庭院经济小而精、碎片化分布的特点,精准定位,差异化布局,集中打造示范点,发展茶园、桑园、菌(药)园、菜园、果园、花园等“六小园”特色经济。
斑竹园镇长岭关村长岭组示范点位于江淮分水岭,根据其耕地少、山地多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庭院果园,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桃树、李子树,并在树下套种中药材,乡镇农管中心集中提供技术支持,县内中药材大户负责收购。天堂寨镇黄河村和平组示范点位于中国红岭公路沿线,气候湿润,适合种植平菇、韭菜,发展庭院菜园,和其鲜食用菌有限公司和蕴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积极提供种苗、技术支持,并负责成品回收;同时,结合红岭公路沿线优势,鼓励部分农户发展农家乐和采摘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年四季瓜果香,庭前访客似流水的盛况让人不胜期许。
强化支撑,方寸地走出致富路
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产业,创新模式,落脚点在农民增收。金寨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服务、消费帮扶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多种类型、适度规模的庭院经济。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支持县级庭院经济示范点建设,全县已申报县级示范点50个,乡镇级示范点70个,部分乡镇已经完成示范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初步建设。二是优化金融服务。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加强信贷支持,引导保险机构开发庭院经济险种,提高农户风险防控能力。三是统筹政策帮扶。将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经营户纳入创业就业政策支持范围,鼓励乡村能人等主体从事庭院经济,落实创业就业及产业帮扶政策。四是注重产销对接。组织庭院经济经营户与县内各农批市场、生鲜超市等开展对接活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将帮销庭院经济产品作为乡村振兴联系单位帮扶内容,鼓励电商主体与农户建立联结机制,通过直播带货等多种渠道促进产品销售,促进庭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方寸之地做文章,小庭院里促增收。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而且改善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金寨县将继续通过树立典型、打造样板、示范引领的方式,以户带户、以点扩面,逐步优化辐射半径,推动庭院经济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老区发展致富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