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通局:比学赶超抓建设 精益求精强管理

发表时间:2023-11-24 07:58 作者:吕绍瑚 张健 来源:金寨县交通运输局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今年以来,县交通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四好农村路”和“交通强国”建设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比学赶超抓建设,精益求精强管理,圆满完成年度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任务,取得了多项国家和省级创建成果,提升了金寨交通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上下联动,齐抓共建,打好项目建设“三场仗”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原则,从全局抽调15名技术实力过硬、协调组织有方、工作作风扎实的专业技术干部组成项目建设推进专班,常驻一线全过程跟班作业,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环境和技术管理工作。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所有项目均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列出进度横道图和责任落实清单,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通过建立机制、定期评比、激励先进等措施,切实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推进质效。在全县真抓实干比学赶超“擂台赛”中,荣获“项目工作”二季度第一名。三是突出量化考核。将农村公路建设实绩纳入参赛干部年度考核,通过竞赛比武亮成绩、授经验、找差距、谋思路,以比促学、以学促干,高位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打好项目监管“持久战”。一是规范招投标程序。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切实加强招标投标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招标投标公开透明、过程规范、结果公正。二是严控关键性指标。强化工序管理和工艺控制,比如在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过程中,重点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混凝土外观;在道路提升工程中,注重把握水稳基层裂缝防治和沥青路面平整度,严把工程质量关。三是加强常态化监管。狠抓安全质量监管不放松,按照“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检核验”要求,建立五级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成立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巡检小组,邀请行业专家及专技人员定期对项目开展巡查;狠抓监理旁站及第三方质量巡检,及时召开质量安全工作例会,定期排查整治质量安全隐患,做到不符合建设条件的不开工,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不验收,存在安全隐患未整改的不放过。

打好项目提升“整体战”。一是建设“优质、效率、安全、绿色、清廉”五大品质工程。扎实开展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全要素保障,切实解决农村公路项目前期报批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以建设精品工程、品质工程为契机,从隐蔽工程验收、项目关键部位、施工关键工艺、工序关键环节四个方面严加控制,全力打造农村公路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二是引进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在X226、X469永佛至长岭段道路提升工程中,河笼桥混凝土浇筑施工引进轻质泡沫混凝土,该建材可加工性强、适应面广、施工方便,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在路面工程水稳施工中,为机械设备引入安装自动防撞报警系统,该装置采用距离检测和物理防撞多重保护,提高了压路机作业安全性能,减少了设备及人员意外伤害。三是深化农村公路示范创建。继续加大示范创建力度,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X231仙长路被省交通厅评为“省级品质示范路”;X316南汤路被交通运输部评为2023年8月“十大最美农村路”月度第一名,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第三届全国最美乡村路”;金寨中国红岭公路入选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科学求实,有效治理,解好公路管理“三道题”

解好管理制度“主观题”。一是探索实施公路管养一体化。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3个中队与3个应急保障工作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行政执法、安全生产、路产路权维护等工作中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非公路标志标牌等各类突出问题,改善道路通行环境,切实把管养一体化落到实处。二是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对全县11条国省干线公路和10条骨干县乡道路,实行“公路中心统筹、应急保障站包片、路段养护人负责”的三级管理模式,养护里程851公里。通过定期巡查、季度检查等方式,对养护不力的,立即限期整改。结合路段养护实绩及季度检查考评结果奖优罚劣,促进养护责任人自觉主动、履职尽责。三是推进落实“路长制”管理。组织23个乡镇路长制负责人参加六安市农村公路综合管理系统巡查业务应用场景培训,将科学决策、日常养护、考核监督深度融合,实现公路养护一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精准化。形成“公路巡查、事件上报、病害处置、巡查统计、事件反馈”整套闭环管理模式。

解好管理方法“客观题”。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管养公路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公路病害管理台账,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更换5座隧道机电设施和消防设施,及时消除隧道安全隐患;结合路况检测指标,按照轻重缓急,有效处治路面坑槽、裂缝、桥梁伸缩缝等病害,提升公路养护综合质量;对66座桥梁进行定期检测,摸底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全桥统计资料,形成桥梁技术档案。二是强化安全隐患整治。持续购买农村公路灾毁保险,为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提供资金保障;联合有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开展常态化公路隐患排查,按时完成公路隐患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投资490万元,累计完成479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程。三是积极开展常规养护。常态化开展公路巡查,及时清理山体落石,疏通边沟涵洞,设置安全标识;紧盯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开展公路扬尘防治,以实际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未雨绸缪、细化预案,储备好工程车、波纹管、工业盐、防滑砂等物资,满足汛期、冬季公路应急保通之需。

解好深化管理“附加题”。一是高质量完善交安设施。开展事故多发、易发路段现场勘察排查,系统谋划交安设施精细化提升方案,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落地见效的治理原则,在所辖公路危险路段增设完善标志标牌、警示标志、波形护栏等交安设施,有效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二是高品位打造公路景观。投入57万元,在G346上安线、S330湖铁路、X316南汤路等公路沿线开展绿化美化种植工作,结合公路沿线自然状况,坚持一路一特色、一段一方案,在公路隧道口、转弯空地处种植不同颜色花卉,打造高低错落有致、颜色层次分明的道路景观,提升美丽公路品质效应。三是高水平实施数字养护。借助数字公路移动端APP,养护巡查人员可实现公路基础设施巡查、维修、验收、结算、统计、分析等全过程数字化,依托高精地图直观展示,建立公路养护作业数据库,实现路网巡查在线可查、可控、可追溯,全面提升公路养护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