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是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基本盘,越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所以,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有助于把握快速变动的实际,从根本上增强政策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同样,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两个“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放在一起,更凸显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的重要意义。对于决策者而言,“三农”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大量来自基层的一手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来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是乡村生活最原始的记录,也是多年连续跟踪调查所得,在“日记账、月小结、年终汇报”模式下,真实刻画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远远不是某一次性专项调查所能比拟的。
当前,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但同时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此刻,尤需因地制宜,让微观数据更好服务宏观政策,从而确保各项“三农”政策有理有据、有的放矢。
1983年6月,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安徽省委农工部和安徽农学院有关人员一行来到我县桃岭乡金桥村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里地处大别山腹地、江淮分水岭,是山区、库区、贫困地区,又是革命老区,可作为安徽省乃至全国一个经济类型的代表。1984年,金寨县委、县政府委派郑鸿章同志参加中央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汇报会,金桥村遂成为全国第一批设立的3个固定观察点之一。
2024年,正值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建立四十周年来临之际,我县利用金桥村文化乐园场地,收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建立近40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变化、农业发展趋势,结合村风民俗、红色文化等情况,建立金寨县金桥村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会议室、展览室,进一步提高农村固定观察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作用,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才能及时发现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试点政策的落地情况,并推动解决现实问题。
更高的要求代表着更明确的改进方向。只有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展调查对象、调优调查样本、健全指标体系、强化调查实施、提升数据质量、创新数据开发、强化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管理制度。惟其如此,已经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才能继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