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两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这场分享会上讲述基层服务心路

发表时间:2025-03-24 07:51 作者:杜诗雅 来源:共青团金寨县委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3月17日,安徽省2025年首场“报效祖国 扎根基层 建功西部”大学生志愿服务事迹分享会在安徽医科大学顺利举行。来自金寨的两名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朱丹妮、王雨杨分别以《红色土地上的青春印记》《青春惠民行——我的志愿服务之旅》为主题,分享他们在花石乡、全军乡的基层成长经历。

大湾村的声音:红色热土上的青春讲解员。

从“语言关”到“心贴心”。初到大湾村时,面对陌生的方言,朱丹妮每天走访农户、请教同事学习俚语,村里的很多乡亲对这个山西姑娘有了新认识,亲切地称呼她“丹妮儿”。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作为大湾村的红色推荐官,朱丹妮深知不仅要熟悉金寨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更要以生动、真挚的方式将这些红色文化传递给每一位听众。通过不断地充实学习,她在“2024年六安市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文物场所讲解员培训及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全军乡的旋律:田野间绽放的音乐梦想。

从“外来者”到“自家人”。作为乡文化站的一名主力军,王雨杨在红歌大赛、“村BA”篮球赛、农民“村晚”等各种文化活动中倾注热情和创意。空闲时间,他又化身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的兼职老师。经过一学期的辛勤训练,这支合唱团在“2025年安徽省蛇年农民春晚”上大放异彩。

以音乐唤醒乡村文化。在仔细研读《全军乡志》、走访熊家河村的每一寸土地后,王雨杨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熊家河村量身创作了《我爱熊家河》这首专属村歌。

同一种选择,同一份初心。正如他们在分享会尾声的共鸣:“在金寨,我们读懂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真谛。这片土地给予的,远比我们付出的更多。”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将继续赴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事迹分享,旨在引导更多有志青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动员广大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投身西部和基层地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人生。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