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金寨县财政局坚持将落实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作为“三保”的重要内容,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资金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将困难群众救助政策落到实处,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兜底保障。
精准规划,做好预算编制。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民政、残联、人社、卫健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比对,精准掌握低保、特困、残疾、孤儿、流浪乞讨及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体的数量和需求情况,确保预算编制精准性。同时考虑困难补助提标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在预算编制中预留一定弹性空间,确保财政及时、有效应对民生保障工作各类变化。2025年,县财政共统筹整合中央、省及县本级资金2.62亿元用于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惠及5万人口,兜住兜准兜牢困难群体民生底线。
高效执行,保障资金落地。将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列入资金支付最高优先级,作为民生支出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优先拨付。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确保低保金、特困人员供养金等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止6月底,共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27亿元,发放30万人次。同时,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管监察机制,通过预算平台支付预警功能对支付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审计,对困难群体救助资金的申请、审核、发放等环节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救助对象认定准确、救助标准执行到位、资金发放精准无误。加强同民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维护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通过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困难群众救助应保尽保、应退进退、应发尽发。
科学评价,提升资金质效。围绕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目标任务,建立涵盖保障效果、资金使用效率、社会满意度等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进行深入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改进兜底保障工作、调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