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走抓旅游兴百态的农文商旅融合之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加快宜居宜业彰显金寨特色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用一项项实打实、硬碰硬的有力举措,推进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迈上新台阶。据国家统计局六安调查队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51元,与同期相比增幅6.9%,位居全市第一,成为全市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县区。
加快扩大农村就业渠道促增收。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赈济作用,聚焦在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移民后扶等多个政府重点投资领域,专项吸纳当地脱贫群众、低收入人口及返乡农民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上半年,已开展务工劳动力各类技能提升培训6000余人次,我县共有5386人在县域内实现就近务工,严格按照合约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34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5.2%,着力打造农村就业缓冲带、稳定器,加快补齐就业短板。
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升级促增收。因势利导瞄准夏秋茶赛道推广金寨黄大茶,通过整合资源、奖补扶持和技术赋能,开辟以霸王茶姬、奈雪的茶等头部茶企引领的新茶饮市场,拓展新疆西藏以茯砖茶、酥油茶为主导的边销茶市场,实现了从“春茶独香”到“三季增收”。截至上半年,全县干茶产量1.62万吨,其中夏秋茶产量8200吨,同比增长9.3%,15万茶农发展夏秋茶生产创收2.42亿元,同比增长12%,户均增收5600元,传统的茶产业焕发出新前景。
精准浇灌农村金融活水促增收。实施国家级农业生产设施抵押担保贷款试点,系统性梳理农业生产设施用地所有权、投资结构、发展规模及空间位置等产权信息,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项目提供贴息支持,调动贷款方、合作银行积极性,构建“有权可抵、有物可押、有资可用”的金融服务格局,已办理确权抵押16笔,发放贷款621万元,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促进产能转型升级。
提升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促增收。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成立2个医疗中心,组建7个区域医疗次中心,改造23个乡镇卫生院,新建22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出台外请专家手术报销惠民政策,县内住院率达到82%,医保资金县内使用占比71.32%,有效提高农村居民就医补贴报销金额,实现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家门口便捷优质就医转变。一体化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功能,不断夯实筑牢农民增收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