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实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金寨县农业农村局紧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守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筑牢制度基础,巩固法治乡村的“四梁八柱”。锻造法治“领头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领导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定期举办法治专题研讨班和执法案例“解剖式”研讨会,推动领导干部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应对风险中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使法治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织密制度“经纬网”,基于农业农村的实际,实现执法流程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透明化,确保每一项执法活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锻造执法“铁军”,实施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线上+线下”执法实训、跨区域执法比武和案卷改错等方式,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实战能力。
践行“枫桥经验”,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是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金寨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导,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构建“毛细血管式”执法网络,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与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及属地乡镇执法大队合作,积极开展“四清四无”和“中国渔政亮剑”等专项执法行动,实现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置。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器”,建立“排查-预警-调解-反馈”的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织执法人员、法律顾问和农村“法律明白人”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土地纠纷、农资打假、宅基地争议等热点问题采取“一案一策”的精准化解策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深化全民普法,播撒法治信仰的“蒲公英”种子。通过“蒲公英”式普法,让法治信仰如蒲公英种子般在金寨的广大乡村生根发芽、随风播撒。创新普法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的立体普法矩阵。线上通过观看“法制三农”节目和制作《法制金寨》等媒体普法产品,以农民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线下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国家宪法日”开展“法治赶大集”和“送法进田头”等活动,通过农民丰收节法治文艺巡演、以案说法讲座等形式,使普法活动更加贴近实际、充满活力。培育普法“生力军”,组织法律工作者、执法骨干和退休干部等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开展“面对面”普法,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学法用法。厚植法治“文化根”,统筹项目资金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宣传长廊等阵地,将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文化墙、农民画和剪纸等民间艺术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
金寨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不断创新法治实践路径,以更高标准构建法治乡村,以更实举措规范执法行为,以更活形式培育法治文化,让法治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