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科商工信局积极倡导“过紧日子”理念,坚持厉行节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管理,细化规章制度,提升公务效能,着力打造清廉型、高效型机关。
完善制度做行为“标尺”。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公务用车及交通费管理制度》《出差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十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差旅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全方位管理,严格实行以制度管人、管钱、管物,评判财务支出是否合理、公务行为是否规范,都可以从制度中找到答案,确保各项支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强化监管防支出“漏洞”。县科商工信局注重日常监管,加强水、电、纸、笔等办公耗材管理,强化对电脑、空调、打印机、办公桌等固定资产日常维护。监管从预算开始,破除基数依赖,实行零基预算,把资金测算和事前评估作为前置条件,提升项目和资金安排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建立“三公”经费支出动态监控机制,梳理非刚性、非必要、非急需支出,尽最大努力压缩“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对超预算、超进度、超标准的支出进行实时预警、及时提醒,实现全过程监管。落实预决算公开制度,按时、规范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提升公务支出透明度。
绩效评价做资金“向导”。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推进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建立资金需求库和重点保障库,开展存量财政支出政策评估,新增财政支出论证,从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确保每项预算合理、合规、合法,项目支出实行事前可行性评价、事中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推动从“花了再算”向“先算再花”转变。通过绩效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与预算挂钩,形成倒逼机制,把钱花在刀刃上,保障刚性支出,最大限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全力保障经济运行、项目推进、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让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更有底气,机关作风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