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2-04-25 11:51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方临昕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金寨县干部群众传承红色精神,发展绿色产业。

深山有个样板村

阳春三月,行走在大别山,墨绿色的茶园在朵朵映山红的点缀下,格外美丽。

在金寨县大湾村,村民们在茶园里忙碌。

“我家七八亩茶园已经卖出8000多元的鲜叶,还有老客户找我订茶叶呢。 ”村民肖细雨告诉记者。

如今的大湾村,道路平整、河水潺潺,一栋栋白墙黑瓦的小楼干净整洁。很难想象,在2016年以前,大湾村还是金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湾村考察,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苦干实干、不懈奋斗,逐步将大湾村打造成当地乡村振兴样板村。

如今的大湾村有茶园5000余亩,群众在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炒制加工等岗位就业,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先后建成大别山农俗文化展览馆、“追梦路上的大湾村”展馆、大湾慢谷·幸福小镇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已成功创建4A级景区,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收益2000万元。 “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现实。

通过努力奋斗,2021年大湾村集体收入达157.89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000余元,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大湾村的蝶变是金寨县近年来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去年,金寨县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5115工程”,安排2820万元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投入1.2亿元支持搬迁户发展产业,帮助搬迁劳动力就业1.4万人,全县脱贫人口返岗复工6.7万人,公益性岗位稳定在1.4万个。

红色旅游人气旺

在金寨县斑竹园镇高速公路下道口,迎面可以看到“草地夜行”革命题材雕塑,小镇附近的青山上矗立着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赤流河河畔是立夏节起义会师广场。红十一军32师的师部所在地,游人徜徉其间。

近年来,斑竹园镇积极融入大别山红色旅游体系,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为辅的“红色小镇”品牌。该镇以红色文化旅游为核心,对红十一军32师成立旧址 (朱氏祠)、刘邓大军刘伯承驻地旧址等6处红色遗址进行了全面维修,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专门打造红色教育示范基地,从事红色旅游文化的挖掘、保护及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镇里还打造准军事化旅游体验基地,开展军事夏令营、红色研学旅行、国防教育培训、户外拓展运动等红色教育活动。

“2021年,我镇接待游客量达到了40万人次。我们将把斑竹园镇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别山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基地。 ”斑竹园镇党委书记杨海涛告诉记者。

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金寨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该县相继出台《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红色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花石乡大湾村等4个景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2021年,金寨县共接待游客32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67亿元。

绿色产业富农家

在金寨县燕子河镇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可以看到一株株高大笔直的野生山核桃树,这些山核桃树是当地群众致富的“香饽饽”。

“大别山区有丰富的野生山核桃资源,过去因为没有加工技术,无法带来收益。 ”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俏俏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先富说,随着在绿色产业发展上的不断探索,沉睡多年的宝贵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山核桃生长周期长,需要多年才能挂果。该公司同步引进红薯产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向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保护价回收产品,红薯产业也红火起来。

近年来,该县推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统筹整合3.21亿元用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和培育头部企业、龙头企业项目建设。

“我们公司联合农户建设大别山山核桃基地3260亩,全县发展和改造山核桃基地15万亩,山核桃仅一产产值就达到1.2亿元。同时发展红薯基地5000余亩,产值也已达到8000万元。每年可加工山核桃2000吨、红薯2万吨。 ”朱先富告诉记者,金寨山核桃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山核桃和金寨红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产业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富东公司为157户农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通过和村集体合作,村集体每年增加分红收益40万元,每年从群众手中收购山核桃和红薯等原料达5000余万元。

金寨县积极助推农村电商发展,投入150万元奖补资金,鼓励支持68家电商企业收购3075户农户产品,产品价值达4270.56万元。金寨大别山农产品电商产业园跻身国家示范,全县网销额达20.6亿元,“832”平台累计销售额1.2亿元,居全省县级第一。茶叶、灵芝、矿泉水、蚕桑等各类产业发展生机勃勃。(记者 张大鹏 袁野)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