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合肥市民张琳带着家人自驾到金寨县,赏大别山秋色。她提前做了攻略,打算入住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的民宿。由于驾驶的是新能源车,张琳本来还担心充电问题,结果抵达目的地后,在距离民宿不远处就看到了配备充电桩的停车场。
“这下可以安心和家人在这里‘慢游’了!”张琳满意地说。
为游客车辆配备设施完善的停车场,这是丁埠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努力的结果。
丁埠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结合山水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当地李集老街改造成夏清·沧海桑田民宿,成为大别山里的网红打卡点。但是,村里发现很多游客因为需要给车辆充电,无法在缺乏公共充电桩的丁埠村留宿。“充电难”不仅是游客的困扰,更成为制约丁埠发展的短板。
改变的契机,从村部门前一片坑洼不平的停车场开始。驻村工作队没有简单修整,而是将其置于乡村振兴的大局中谋划。他们敏锐捕捉政策机遇,将停车场改造与充电桩建设融入“红色研学+生态旅游”发展蓝图,这一思路得到了帮扶单位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和专项资金支持。
在专业团队的设计施工下,昔日的“脏乱差”角落焕然一新:平整的沥青路面取代了水泥地,25个标准停车位整齐划一,4个快慢充电桩悄然伫立。设计者巧妙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蜿蜒的矮墙如舞动丝带,跨河观景平台与周边景观相得益彰。为确保长效运营,村里将充电桩委托给专业公司运维,破解了技术和管理难题。
如今,这个集停车、充电、休憩、观景于一体的“乡村客厅”,已成为丁埠村最生动的名片。不仅如此,运营一个多月来,充电桩已为村集体带来4800余元收益,实现了“自我造血”。
“一个充电桩、一处停车场,这些‘关键小事’办好了,就是打通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驻丁埠村第一书记王桦告诉记者。这些整齐排列的充电桩,正如丁埠村发展的新引擎,为这片红色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