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诗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走进大湾村主题采风活动圆满举办

发表时间:2022-03-22 08:26 作者:汪素珍 刘 斌 来源:金寨县诗词楹联学会 责任编辑:方临昕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3月17日晨,细雨斜织,瀑霭如画,由金寨县文联、金寨县诗词楹联学会主办的金寨诗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走进大湾村主题采风活动在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正式启程。

金寨县文联副主席禹茜茜、金寨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刘斌、金寨县诗词楹联学会诗人一行,在花石乡副乡长胡睿生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大湾十里漂流景区、悬崖餐厅、大湾村蝠牌茶旅基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湾村座谈会旧址、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并在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办公旧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金寨诗人们创作的100多首诗词,将作为采风成果汇集于采风作品集《大湾诗集》,并赠阅给县内文学爱好者、花石乡、大湾村等。

十里漂流位于大湾村徐湾组,它背倚巍巍青山,两岸绿影婆娑,清澈的溪水顺流而下,这里奇峰异石,细瀑碧潭,朝雾暮雨,气象万千,漂流激起五颜六色的浪花,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希望和向往。

悬崖餐厅位于花石乡大湾村境内,室内墙体由玻璃构成,室外建有25间简居亲子风格套房,能够实现一键制冷客控。整个建筑依山临崖,一眼望去,三面群山环绕,一方溪水夹缀在崇山峻岭之中,宛如仙女遗落的一条飘带。沿着悬崖简居边缓缓行走,秀美的山川河流,绿林奇石尽收眼前,夜晚更有天然氧吧助人入眠,伸手可摸云,下河足戏鱼,其乐无穷。

大湾村蝠牌茶旅,坐落于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新屋组,是以加工研发、销售及茶文化交流、餐饮、住宿、旅游接待为一体的茶旅产业园。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湾村座谈会旧址,胡睿生介绍说:“这里是陈泽申的老家,大湾人民永远忘不了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大湾村视察,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如今大湾村人民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所望,于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登上领奖台,代表大湾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

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建立在汪家大湾的汪家老屋内,汪家老屋已历经400余年的风雨岁月。在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漆威馆长给采风人员讲述红色故事,介绍收藏品,他的各种收藏品是以文化、典籍、红色、历史等分类有序摆列。每一件收藏品都有着它的历史故事与自身的年限价值。

采风诗人们路过大湾村十二檀,十二檀为千年古檀,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依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用铮铮傲骨向人们展示着经久不息的生命。高级宣纸就是用古檀树皮加工的。下午,诗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办公旧址。

诗词作品欣赏

《木兰花慢·总书记来金寨》

作者:刘利佳

看春光灿烂,杜鹃笑,满歌山。庆领袖来家,欢声笑语,漾溢庭院。心连。红军后代,话题先辈围坐攀谈。齐榷扶贫大计,共谋致富景园。

承传。赤色摇篮。怀烈士,志肩担。览文物思潮,塔前悼念,意志铿然。初元。皖西荣耀,大别山众永铸胸田。发奋图强筑县,勇攀梦幻福坛。

《扬州慢•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

作者:轻 吟

题记:壬寅春日,历游花石大湾村,得遇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馆主漆威。讲述收纳建馆经历,并逐馆精解,感而吟之:

情系农耕,历辛尝苦,万千物件罗陈。有明清至宋,履廿县山村。始成得、而今模样,立根乡俗,旨在于民。费时经、三十余载,无悔如新。   不言他处,乐其中、聊慰吾身。愿大别山风,尽为人识,倍感欣欣。六十国宾朋赞,中华事,无以齐伦。更九州精博,花开处处香淳。(依姜夔格)

《大湾十里漂流》

作者:启明之辰

长河十里任遨游,多少激情于浪头。

两岸茂林潜碧水,半弯皮筏戏闲鸥。

飞舟喜见黄鹂跃,野渡欣听老涧咻。

险壑惊回千载梦,一篙在手自悠悠。

《水调歌头•题悬崖民俗居》

作者:轻 吟

题记:壬寅春日,微寒。雨游大湾村,行至悬崖餐厅,携程主人馈香茗,承情感吟:

凌空岀绝壁,霞径绕廊前。听风停履,浮生兹又得余闲。厅外千峰峻秀,榭内玉壶分盏,杯茗散春寒。复登观云处,不觉在人间。       枕莺语,听泉隙,自好眠,携程相佐,民俗待客结仙缘。尘事似烟过眼,画境如潮促韵,此地胜桃源。别后更相忆,捉笔快成篇。(毛滂格)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