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6.5%,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资源。近年来,金寨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蔬产业,积极扩大种植规模,助力乡村振兴。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走进金寨县果子园乡千亩梨园,放眼望去,个个圆润饱满的黄金梨,像“金坠子”一样缀满枝头,压弯了枝条,空气中弥漫着甜香,让人垂涎欲滴。勤劳的村民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挑拣、装箱,欢声笑语连成一片,一番喜人的丰收景象。果子园乡素有“东西峰叠中平坦,南北狭长一径穿”之称,全乡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很适宜种植黄金梨。
政策铺就“惠民路”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金寨县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保障长效机制,落地落实惠民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着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果子园乡抓住政策机遇,立足有利的自然条件,持续加大黄金梨产业种植规模,把“小水果”打造成致富“大产业”。聘请专业设计单位编制《果子园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未来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确定“两心三区一环线”的总体布局。先后出台《果子园乡加快发展黄金梨产业实施意见》《果子园乡2020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打造以黄金梨为主导产业的“四季赏花、四季摘果”的“果园”之乡。积极争取省金融支农政策,从科学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多层面助力黄金梨发展。截至目前,全乡林果种植规模达7000余亩,千亩连片的林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科技带动“兴农路”
农民要增收,科技是支撑。今年以来,果子园乡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试验站,聘请首席专家,加强对黄金梨等水果种植的技术指导,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举办对黄金梨种植大户及农技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
“目前,我们乡已经配齐8个驻村科技特派员,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授课、提供专业指导,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力度,实现科技兴农与产业富农的有机结合。”果子园乡党委副书记李希文介绍。
推动科技强农,扩大农业综合效益,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把更多的科学技术“输送”到田间地头。据了解,金寨县动态发展科技特派员344人,构建“主导产业+科技特派团+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示范基地+农户”的科技强农新格局,精准解决技术与缺乏经验的难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乡土滋润“富民路”
“黄金梨个大,果肉鲜嫩多汁,香甜爽口,回味甘甜,同时具有药用功效,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滋阴润肺等作用。自开园以来,我们每天的订单都没有停过!”果子园乡吴湾村涌泉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勇说。
果子园乡紧紧围绕“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黄金梨产业,积极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种植、加工、营销模式,形成基地示范、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方式发展林果规模化,引导农民做大林果经济,力争实现“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乡村振兴目标。除鲜食外,在产品加工上找出路,以黄金梨为原料,生产梨酒、梨膏、梨汁、果脯、果酱等,不断把产品转化为商品,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副加值,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仅美了乡村,为果农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还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黄金梨”的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引来“活水”。
深秋的梨园,茂盛的树叶间闪出点点金光,挂满枝丫的黄金梨串起了乡村振兴的美景,小小“黄金梨”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