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金寨人民爱戴的周火生老师不幸于2022年2月14日与世长辞,走完了他88年的光辉人生。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他老人家。
回想1994年6月1日,组织上安排我到金寨县希望小学工作的第一天。这天上午,学校开展庆“六一”活动刚刚结束,时任校少先大队辅导员的孙用奇同志就送来一张署名是周火生的1000元汇款单,汇款单上附有“兹寄1000元用来资助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见此汇款单,我异常高兴。在上世纪90年代,1000元人民币就是一笔可观的经费呀!当晚我就给这位叫周火生的爱心人士以个人的名义写信。信中,除代表学校向他表示感谢外,还介绍了我们的县情、镇情、校情及自己的情况,并概述了个人对进一步办好希望小学的设想,同时还邀请他在方便时来校指导。次日,我就将书信、收款收据和捐赠证书按照汇款单上的地址一并寄出。很快我就收到了这位爱心人士的回信。从信中我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信息。周火生是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长泾小学即将退休的教师。当他在报纸上了解到我们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情况后,当即就产生了资助我校因贫失学孩子上学的想法。他感到我们的办事效率高,信息很透明,同时金寨是革命老区,贫困面又很大,就下定决心在退休后尽自己所能帮助我们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贫困家庭孩子坚持上学。自此,我俩就开启了通过信件,后又通过电话进行联系的方式。我不曾想到,这笔捐款,只是他以后20多年持续捐款的开始。秋学期开学前,周老师又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1000元寄给我们,要求再资助一批贫困生上学。当年教师节,他将自己获得的昆山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3000元奖金全部寄给我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收到这笔捐款后,我们研究决定,以学校名义给昆山市人民政府写一封感谢信。在这封信中,我们介绍了周老师的爱心举动,由衷感谢昆山人民培育了周火生这样一位自己节衣缩食,却慷慨解囊帮助金寨老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好人。信很快在《昆山日报》上刊发了。
1994年底,周火生老师光荣退休。我俩商定,春节后他到金寨来走走看看,返程时我同他一道到昆山回访和学习交流。
95年3月,那是一个春暖花开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周火生老师第一次来到了希望小学。“校长,昆山的周老师来了!”上午,校门口的值日老师向我喊到。我循声看到这位身材不高、脊背微驼、戴顶太阳帽、肩上背着一个行李包,还带着两个大包包的老人,当时还有点疑惑,这就是那位为我校3次捐款5000元的周老师吗?待到近前,我看到的是一位有坚毅眼神、精神饱满、心态阳光、健步如飞的周火生!些许的疑惑顿时烟飞云散。“你是周老师吗?”“我是周火生”。就这样,我俩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此后,我和学校相关人员陪同他游览校园并不时交谈,走进办公室与教师交流。他召开救助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将随身携带包包里的学习用品和书籍分发给学生,深入贫困学生家庭走访,到前湾单班小学考察指导。我也不曾想到,这次金寨之行,只是他以后100次金寨之行的开始。返程后,他带我到千灯、陆家、淀山湖等中心小学和昆山市实验小学、西塘街小学等学校考察学习。每次去昆山,我都受到周老师与爱人林菊英老师和昆山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周到安排。自此他来我往,联系不断。我们有缘相识,从相知到成为忘年之交,彼此视对方为知己,感情至深。96年8月后,尽管我的工作岗位,多次变化,但与周老师的联系从未间断。他的100次金寨之行,每次都会提前告诉我,只要我有时间就与他会面,并陪同他参加相关活动。我曾先后近10次去昆山,见证了周火生老师义卖图书、宣传希望工程的动人场景和他那“我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为希望工程奋斗不止”诺言的坚定践行。28年的交往,周火生老师的助学热情感染着我,他的爱心行动激励着我,他的崇高精神感动着我,也感动着无数的金寨人。
今天,我们缅怀周火生老师,是周火生老师令我们感动,他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树立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骄人旗帜,无愧于全国优秀教师的荣光。工作期间,周老师痴心于小学复式教学,他关爱每位学生,坚持立德树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获得了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的崇高荣誉。他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小学复式教学规律,公开发表几十篇教学论文。他的《复式教学》一书先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当时师范学校的选修教材,他在小学复式教学工作中成绩斐然,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上级的好评,1988年他被苏州市破格评定为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缅怀周火生老师,是周火生老师令我们感动,他为我们共产党员树立了先锋模范的鲜艳旗帜,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荣光。周火生老师说:“我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44个春秋,绝大部分时间在乡村偏僻小学工作,这些学校交通不便,规模小,条件差,人们不愿意去那里工作。而他却是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里去。他因工作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组织上曾三次安排他在县教研室、城区学校、镇中心小学工作,而他在这些地方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去工作。当年抗美援朝期间,他只有13元的月工资,却坚持每月捐出3元给国家;邢台、唐山地震,他为灾区捐款捐物;91、98年洪涝灾害,他捐款数千元。毛泽东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周火生老师就是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周火生老师的这些行动,既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为党为国分忧的责任和担当,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他多次被评为昆山和苏州市的优秀共产党员。他是我们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缅怀周火生老师,是周火生老师令我们感动,他为我们树立了舍己为人、助学扶贫的感人旗帜,无愧于“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的荣光。周火生老师从最初用自己的工资不定期资助少数学生,到后来发展为将希望工程作为自己退休后为之坚持奋斗的事业,去帮助更多的学生。资助更多的学生仅靠自己省点退休金那是远远不够的。他从学校通过批发购买图书中受到启发,决定用义卖图书方式捐资助学。上海文庙书店卖他的书6至7.5折,他卖给师生的书最多8折。多年的从教经历使他深知师生所需图书,他的书学生踊跃购买,销量很好,由开始的肩背手提到骑三轮车卖书再到租面包车卖书,从一个人卖书到众多志愿者协助卖书,昆山市的70多所中小学校无不留下他卖书的足迹。他在义卖图书时,还注意做好希望工程宣传工作,从会上宣讲宣传,到学校卖书宣传,再到机关企业宣传。救助贫困家庭学生的表格随时携带,随时联系接收救助,随时接收捐赠物品,他的希望工程足迹遍布昆山大地。他到金寨既为救助学生发放救助金,还与受助学生亲切交流,鼓励同学们克服暂时困难,坚毅前行奋发向上。他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他对贫困学生很大方,到金寨请学生用餐是常事,还为一些学生送衣送物。他对自己很抠门。首次到南溪镇,千余里的路程,他先后两天四次转乘班车,连几元钱的住宿费都舍不得花而是在金寨汽车站候车室里等候乘车。从2000年开始,他还从义卖书款中拿出部分资金,设立了学雷陶奖励金,奖励南溪镇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周火生老师胸怀国之大者,他将资助金寨烈士后代和家庭困难学子上学作为自己的责任。他说话算数,有求必应,只要是贫困家庭求助的事,他想尽千方百计兑现承诺。他和蔼对人,对贫困学生关爱有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体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希望工程事业做出了重要和独特的贡献!他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因助学事迹突出,先后被评为“感动昆山人物”“最美苏州教育人”“安徽省希望工程特别贡献奖”“首届安徽爱心慈善行为楷模”“江苏省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提名奖”“全国老有所为奉献者”等众多荣誉。他是我们普通社会成员的道德标杆,是我们退休老人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缅怀周火生老师,是周火生老师令我们感动,他和无数昆山爱心人士共同形成的周火生希望工程精神,正在持续释放出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正能量。周火生老师率先践行的希望工程行动,既改变了他资助的贫困学子的人生命运,也影响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昆山爱心人士走进金寨,助学扶贫。钱天文、吴卫林、孙勤松、侯正康、李建学等无数爱心人士和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们,他们一次又一次走进大别山的乡村,帮助了金寨数以千计的贫困学子学习,使他们的人生出众出色出彩!他们援助了众多贫困家庭,使这些特殊家庭一次又一次渡过了难关,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幸福!千灯镇政府、昆山商厦、大唐实业集团、昆山国际学校、昆山中医院等众多爱心单位、企业捐出大笔资金帮助南溪镇的近10所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大大提升了山村学校师生的幸福感!千灯中心小学、陆家中心小学、昆山实验学校、城北中学等10余所学校与金寨多所中小学结对互助,使金寨的结对学校,帮助了贫困学生,开阔了管理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师素养,推进了教研工作,提高了办学质量!周火生希望工程的爱心行动,生动体现了昆山人民对金寨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彰显了扶弱济困、助人为乐、携手同行、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华文化精神,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东部支持中西部、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主动融入了教育扶智、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大局。昆山人民的善举不仅感动了我,感动了受助学生及家庭,也感动了全体金寨人!我们由衷感谢周火生老师,也衷心感谢昆山人民!
虽然周火生老师不幸离我们而去,但“周火生”这个闪光的名字将永远被金寨人民铭记!我们深切缅怀周火生老师,就是要使周火生老师和周火生的希望工程精神永存!使周火生老师和周火生的希望工程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老区人民奋力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金寨人民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征程上续写更加动人的幸福金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