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溪镇乘势全域旅游发展新契机,打造“红色文化、休闲旅游、绿色生态”文旅农深度融合的乡村经济发展新业态,呈现出的喜人变化让南部特色小镇展现出蓬勃生机。“文旅农”融合是南溪镇对接鄂皖省会、重振丝绸重镇、力拓文旅经济等多重利好形势下的发展所需,更是南溪镇党委政府深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审视并发挥南溪区位、生态、文化及农业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农”一体发展的绿色振兴征途,深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坐标,厚植理想信念。南溪镇地处鄂豫皖三省交汇处,是著名的立夏节起义首发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征程中,共诞生了14位开国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将军镇。将星璀璨,凸显了南溪的红色文化坐标;精神富足,集聚了时代的理想信念磁场。镇内的丁埠大王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50万名中外游客。镇内已拥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革命遗址(迹),殷实的红色资源,靓丽的红色坐标,为党史学习教育、理念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是新时代青年人弘扬爱国主义,续写红色篇章的精神“召唤地”。
乘势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助推农旅融合。南溪镇地处大别山深处,四季分明美景连连;春游茶园夏摘蜜桃,休闲旅游令人流连;秋尝葡萄冬品吊锅,时时美味着实难忘。近年来,乘势金寨县全域旅游发展新契机,镇内各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借助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如丁埠村发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全域旅游让外地游客持续涌入,加快了本地农产品的热销。时值仲夏时节,在丁埠村回湾组,村民胡志权正在打理着他的50多亩果园。“现在我有30亩葡萄园,还种了20亩水蜜桃,以前我家果园都是过路游客采摘,今年靠村里搞的‘立夏源’品牌,我种的水果也开始上网销售了,销量比以往都好。”与丁埠村一样,农旅融合也让镇内各村找准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同时,镇内各村大力推动桑蚕产业发展,施行“田地栽桑、桑下种菜、融合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蚕桑主导产业,开创蚕桑产业发展新格局。
依托农业资源,繁荣特色产业,振兴绿色经济。横畈村位于梅山水库上游,地处高寒山区,库区一线,山高林密的横畈村,自然环境优越,拥有大面积优质茶园。在横畈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积极努力下,东湾组村民曾凡军响应政策号召,个人筹集购置茶叶加工设备,建立了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后续通过流转大塘组、塘边组、南湾组低标准茶园面积近百亩,通过标准化改造,补植茶苗10万余株,增施有机肥10余吨,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为做大做强茶产业,茶园通过邀请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专家,对村组茶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推动茶叶品质提升,带动销售收入持续增加。享有“记忆中的味道”,源自溪水河畔的特色农产品南湾板鸭,食后“唇齿留香,令人回味”。南湾村将养殖、加工、销售板鸭作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镇内各村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既实现了繁荣特色产业,又推动了振兴绿色经济。
南溪镇将“文旅农”深度融合作为践行绿色振兴的重要路径,镇内各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富足的红色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乘势全域旅游热潮、南溪特色小镇发展新契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推进“文旅农”深度融合,通过建设红色旅游基地、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延伸文旅农产业链等方式,带动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绿色振兴提档升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南溪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