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双河镇精准谋划、大力实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大工程。
优化服务,实施科技下乡工程。通过优化科技服务环境,加强政策引导、示范推广,围绕中药材、蚕桑、果蔬、经济林等产业,充分发挥“博士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作用,2023年选派科技特派员13人,新建了九房村天麻、九龙村金寨县大别山希望山羊养殖、皮坊村中药材加工、皮坊村桑叶、大畈村黄牛、双河村蔬果等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在大畈村推广种植甜玉米、羊肚菌、大豆等新型农作物。同时,强化包村联户服务,深入开展“一村一技”科技服务活动,明确镇6名农技人员包保到村,联系到示范户。
完善平台,实施能人返乡工程。通过完善返乡创业平台,加快“金凤还巢”综合服务,完善在外能人信息库和返乡创业项目库。加强乡土人才对口培养、劳务合作和技能培训,引导朱英田、王汉卿、孙文举等一批金寨在外创业人员返乡创办企业。结合“双招双引”,深入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吸引李俊坤、詹凤玲等中药材种植大户来镇发展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何恩俊、汪水中、朱英郭等优质企业落户双河,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桑叶和中药材加工,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
拓展空间,实施青年留乡工程。通过拓展青年留乡途径,实施“特派村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现“一村一人、赋能一岗”。在农业农村领域培养11名专业技术人才,选树5名优秀乡土人才,鼓励镇内经营主体子女留乡发展。着力提升乡村青年能力,利用镇党校阵地,对镇干部及村党组织书记、选派帮扶干部、村级乡村振兴专员开展“农业农村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深入开展高素质农民、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电商人才培训,2023年已经培训高素质农民25人次、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150人次、电商人才50人次。优化乡土人才日常管理和培养使用,做好党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转接,激发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积极性。鼓励返乡人才、退役军人、“能工巧匠”等优秀青年创业。优先将优秀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党员。
联农带农,实施企业兴乡工程。通过推进企业兴镇行动,强化皮坊桑叶加工厂与镇合作,招收临时工人,收购桑叶,振兴地方经济。推深做实“为企优环境”工作,强化包联走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包保干部每月联系企业一次,每季度实地走访企业一次。协调财政衔接、移民后扶等涉农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等形式,建立双河农事服务中心,支持经营主体延链补链、联农带农。支持经营主体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参加促销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全镇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家,鼓励种养大户创办家庭农场,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营管理,着力培养了大畈黄牛养殖,皮坊小黄姜、桑叶、中药材加工,河西小龙虾养殖,街道土鸡养殖等一批农业企业。
通过“四乡工程”的实施,双河镇有效引导了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积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步伐得到加快,为下一步吸引各类人才服务乡村,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