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汇镇:从“有形”到“有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提质升级

发表时间:2024-05-17 11:31 作者:储著强 来源:汤家汇镇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近年来,汤家汇镇按照“选准小切口,讲好大道理,做强好品牌”的工作思路,探索推进文明实践新形式,搭建群众喜爱、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提质升级,实现文明实践由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变化。

阵地提升激发文明实践“新动力”。“以前孩子们放学后,就在家看电视、玩手机,有时还会玩水,我们在外务工心里很不放心,现在孩子们一放学就到村里文明实践站,先在图书室看书写作业,然后到健身活动室做游戏,既解决了孩子在家无人看管问题,又能让孩子增长知识、安全玩耍。”银山畈村村民彭秀萍说。在汤家汇,和银山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样发挥着同样功能的场所还有很多。通过整合各类阵地资源,建设“党群服务+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综合体12个、实践基地21个,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用心用力做优惠民服务文章。

红色资源点燃文明实践“新引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斗争艰巨而残酷,红军留下的文物不多,红军战士留下的家书更是罕见……”讲解员方明明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卢炳银两封家书的故事,参观者们听得聚精会神。汤家汇革命历史悠久,境内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汤家汇镇充分依托“赤城县赤色邮政局”“接善寺”“十万剧场”等红色资源阵地,组建了“红色讲解员”“乡村名嘴”“红色传承人”等宣讲队伍,通过实地宣讲、沉浸式演出、三句半等形式让汤家汇红色故事在各个角落留下“声”影,使红色基因得到传承,红色血脉得到赓续。2024年以来,开展宣传活动120余场,受众1万余人。

暖心行动注入文明实践“新活力”。“杨大爷,饿了吧?我们来给你送饭来了……”在茅畈村,志愿者了解到村卫生室有因看病没能及时回家的老人,便在老年食堂做好饭菜装好盘,直接送到病人的手上,不让他们饿着肚子看病,老人们倍感温暖。汤家汇镇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纳学校老师、科技特派员和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等优质志愿服务队伍下沉到基层,按照各自职能及自身优势,聚焦首要政治任务、群众需求导向、重点特殊人群,开展了“晚间读书班”“农技红马甲”“防艾知艾 健康有爱”“我为群众办实事”“守住养老钱 幸福享晚年”老年人防范诈骗知识宣传等活动1千余场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