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做好“旅游+”赋能乡村旅游发展

发表时间:2024-06-11 09:09 作者:陈圣宇 来源:双河镇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近年来,双河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以开展和美城乡建设为契机,将乡村旅游发展、群众增收、产业发展和非遗文化融入其中,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大提升。

旅游+精致管理,激发旅游发展活力。制定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投身景区精致管理和庭院美化中,带动商家、农户自觉提升旅游环境,夯实文化旅游发展基础,提升景区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创新形成支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亮身份”“亮承诺”“亮成效”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入户宣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自主开展庭院美化主动性,为旅游发展提供发展动能。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悬剑山景区和双河道观共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游客人数及收入与去年相比均有大幅提高。

旅游+庭院经济,激发群众增收活力。依托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旅游+庭院经济”,引导群众高效利用庭院空间,通过美化庭院,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家乐、民宿等吸引游客观光带动群众致富。庭院虽小,作用不小。当闲置资源被有效激活,旅游经济正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环境好了,产业品类丰富了,平时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都深刻感受到旅游发展给乡村带来的变化。

旅游+文明乡风,激发产业发展动力。探索“党组织+爱心企业+群众”的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和产业发展及文明乡风深度融合,筹集资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健走步道、微景观打卡点等村级基础设施。同时,将非遗和产业相结合,积极举办乡村春晚、传统锣鼓比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乡风文明建设为幸福“加码”,用乡风文明“软实力”,筑牢乡村旅游“硬环境”。

旅游+法治教育,激发非遗传承活力。创新探索“非遗文化+法治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开展非遗法治宣传进校园、法治文艺宣传、传统锣鼓比赛和民俗节等非遗文化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形成“非遗文化有传承,法治宣传有氛围”的新格局。依托老年大学、农村春晚等载体,扩大非遗文化受众。通过不定期组织非遗展演,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同时更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