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怀远慕陶彭泽,一亩荒园试为锄。自种黄花添野景,几多光彩照庭除。”这是诗人史铸种菊时的感慨。小小一朵野菊花不仅有点缀山野的观赏性,其枝、杆、叶都可入药,具有疏散风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种植野菊花不仅在提升村容、改善人居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可为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今年以来,金寨县斑竹园镇紧密依托全县“两环两湖两带”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野菊花特色产业。根据全县野菊花种植工作安排,斑竹园镇今年拟种植野菊花2000亩。为充分保障野菊花苗供给,3月份,该镇漆店村依托村创福公司建有规模约34亩,可栽植400余万株苗的野菊花育苗基地,该基地预计5月初可向斑竹园镇及周边乡镇开始供苗。但是在栽植之前,如何在保障春秋两季收种的基础上,在全镇范围内推广野菊花种植,是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此外,推广野菊花种植还面临群众顾虑、农业用地规划、栽植人工、栽植技术指导、补植管护、采摘方法、销售渠道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斑竹园镇想到了“六安商量·金事寨谈”政协议事平台这一“好帮手”。
为助力解决推广野菊花种植难题,斑竹园镇政协工作联络室召集属地政协委员在进行了实地走访、咨询专家等前期调研后,联系相关分管同志、镇农管中心等相关部门代表、村“两委”及群众代表共同参加座谈会、板凳会,听取意见,剖析野菊花种植的现状、优势、群众顾虑、栽植土地、栽植技术指导、栽植管护、收获采摘、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充分探讨研究方法。大家在发言中就协商怎么管理、怎么种植、技术培训、销售渠道、保底收购、市场需求、效益分析、带动群众增收以及后续产业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回应。结合镇庭院经济及中药材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剖析利弊、凝聚共识,消除农户疑虑,化解群众“缺技术、愁收购”的问题,增强了群众种植野菊花的信心和热情,进一步助推野菊花种植事项落实。
此次协商活动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协商结束后,斑竹园镇积极发挥政府推动力,着力将庭院经济发展与野菊花种植充分结合,积极动员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田埂地坎、闲散零星地块等地点栽植野菊花,拓展村民增收致富的门路。邀请产业发展带头人及能人大户赴麻城市木子店镇实地参观野菊花种植工作,鼓励大户带头,各村创福公司积极利用找回耕地、撂荒地等开展规范种植,做好示范,带动群众发展野菊花产业。
产业兴旺,土地也生金。昔日不起眼的小野菊花变身了村民增收的“幸福花”,而今栽植的每一株野菊花苗都承载着村民们勤劳致富的希望。斑竹园镇将继续用好“六安商量·金事寨谈”协商议事平台,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助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