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青山镇,医养中心里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与老年食堂升腾的饭菜香交织成曲,乡村振兴竹产业园中机器轰鸣与群众技能培训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在2025年的奋进征程上,这座大别山腹地的生态小镇,锚定“双高速时代”发展机遇,以"民呼快应"的担当作为,在民生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让2.3万群众的"呼声"变成幸福的"掌声"。
民生工程加速度,铺就幸福底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青山镇创新建立“百名干部联网格”机制,构建"收集-研判-交办-督办-反馈"全流程响应体系,2025年投入885万元实施的8个安置点配套项目正陆续建成,惠及200余户群众。在尧塘寿湾省级中心村庄建设现场,施工专班对照群众建议优化方案,硬化道路360米,沥青路面330米,同步推进路灯智能化改造,102盏太阳能路灯覆盖全村主干道,数字监控系统织密安全网,昔日的"出行难"山村蜕变为省级美丽乡村样板。
服务体系再升级,托举稳稳幸福。“中午在老年食堂吃饭,下午到医养中心理疗,日子比蜜甜!”青山镇老年食堂通过“中央厨房+配送服务”网络覆盖全镇5个行政村,日均服务超300人次。投资360万元建设的镇医养中心创新“医养康一体化”服务,与县中医院建立绿色通道,配备远程诊疗系统,实现山区群众“家门口看名医”的愿景。青山镇构建“兜底帮扶网”,动态监测低收入群体,2025年发放临时救助金42万元,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120件,春节慰问特困人员发放物资300余份,确保“弱有所扶、困有所助”。
治理效能大提升,守护万家灯火。镇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民生会客厅”,整合公安、司法、人社等12个部门资源,实现“一窗通办”128项服务,同步组建“背包政务服务队”,2025年累计上门办理业务620件。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建立预警机制,通过法律援助调处纠纷15起,追回薪资200余万元,深化“红色评议站”矛盾化解模式,82个网格配备“1+2+N”评议小组(1名村干部+2名评议员+N名志愿者),2025年源头化解矛盾纠纷58起,80余名干部每月入户2天,办结12345热线诉求112件,满意率达99.6%。
产旅融合促振兴,激活发展动能以“十里溪”3A级景区为龙头,青山镇推进茶山民宿集群建设,2025年新增省级银牌民宿1家,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初见成效,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400万元,实现“生态变现”与民生改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