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镇:开启智慧养老 让银龄“享庆余年”

发表时间:2025-06-17 08:15 作者:晏乐乐 来源:古碑镇 点击数:200 我要纠错
字号:[  ]

古碑镇以老年人之心为心,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养老食堂+居家养老”模式,围绕老年人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温情养老助老服务,积极挖掘“银龄”力量,让“夕阳芳华”与“机构社区”双向奔赴。

在“吃饱饭”上“下功夫”,“夕阳”一键送来“幸福餐”。“老王,你的晚饭来咯,今天的菜都是你爱吃的,趁热来吃吧,我还要去送下一家呢。”响塘村的周厚存老人边说边将晚餐放到王大爷家桌子上。每天,周大爷骑着餐车穿梭在古碑镇的乡间小道上,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餐食。周大爷说:“我每天负责送三位老人的饭菜,送完之后,我就只要花2块钱,就能在我们镇的养老食堂吃一顿,这样一来,我既锻炼身体,又能吃到实惠健康的饭菜,多好啊!”与传统的送餐服务不同,“互助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邻里间,本着“互助互惠”的理念,由低龄老人向高龄老人送餐,依托“互联网+”订餐服务平台,较大程度解决了一些没人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将“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享”发挥到极致。

在“养身心”上“出实招”,“桑榆”呼叫盼来“体己人”。“小胖小胖,呼叫手机。”古碑镇康乐颐养中心的电脑终端平台接收到了余岭村汪奶奶的呼叫请求,通过视频连线得知奶奶需要降压药,收到通知的胡志贵带着药品立即前往汪奶奶家中。胡志贵说:“每个需要看护的老人家中都有一个呼叫摄像头,一旦老人有需要帮助,可以通过一键呼叫、智能语音等方式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通过平台也可以实时监控老人的外出情况,假如发现老人长时间不出现,就会通过设备呼叫干预或上门探访,防止老人发生意外没有人知道。”古碑镇采用“低龄助高龄,健康助失能”的结对帮扶机制,实现“门前照护、邻里互助”的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真正着眼“关键小事”回应“民生大事”。

在“有所为”上“求实效”,“银发”欣悦装满“钱袋子”。古碑镇康乐颐养中心现为提高养老服务与质量,探索“老有所为,体面养老”发展新路径,推出了农产品代销模式,旨在将老年人手中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老年人“动起来”。“我通过种菜可以拿到一点收入,虽然不多,但我心里特别高兴啊,也可以拿我种的菜去养老食堂换饭吃,食堂有时都用我种的菜做饭嘞,有时候菜还往城里卖呢。”此外,古碑镇康乐颐养中心还在金寨县开通了一辆收菜专车,22个收菜点位,共40多位65周岁以上的空巢、独居种菜老人,把他们的菜收购打包之后通过“妈妈菜篮子”、“孝心回村”等数字化平台向外出售,对于那些没有自己菜园子的老人,康乐颐养中心也想出来一个办法,即把闲置土地盘活起来,几个老人一起租地种菜,通过盘活老人劳动和土地资源,实现“老有所为”。

古碑镇康乐颐养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依托金寨县智慧养老综合管理系统,建成可视化智慧居家养老平台,利用养老机构专业养老队伍,统筹村养老协会、低龄老人、网格员等资源,通过老年助餐、线上线下探视相结合、农产品代销以及盘活土地资源等方式提升养老服务与质量,形成“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