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乡大湾村:红绿交融展活力 文化铸魂促振兴

发表时间:2025-06-30 10:09 作者:杨小奇 来源:花石乡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花石乡大湾村曾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当地民谣“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道尽了曾经的困顿。如今,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于青山之间,茶园绵延,游客如织,昔日的贫困山村如今跃升为国家4A级景区,书写着文旅融合的“大湾奇迹”。

资源活化打造振兴引擎。大湾村深挖“红”“绿”两大资源禀赋,构建独特竞争力。活化红色革命遗址,将辖区内的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改造为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及民宿,争取资金修复安徽省工委驻地旧址,开发出“一堂红色党课、一台乡村振兴戏、一首大湾村歌、一次红色体验”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红色体验游”,组建“红色推荐官”队伍讲好革命故事,让红色资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的鲜活课堂。同时,依托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优势,推行“山上种茶、家中迎客”模式。建设千亩生态茶园步道,打造“绿水青山·红村大湾”品牌,形成春采茶、夏避暑、秋赏红叶、冬观雪的四季旅游链。2024年,大湾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增长超30%。

“文化生根”激发内生动力。近年来,大湾村群众文化活动从“送文化”转为“种文化”,以大湾“村晚”为代表的一批群众文化活动,现已形成独具特色、深受当地村民和游客喜爱的乡村文化品牌。大湾村已连续7年举办“村晚”,村民自编自演《情怀大湾》《农耕秀》等70余个特色节目,参演群众达600余人次。成立农民合唱团、广场舞队等文艺团体,年均开展演出超10场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文明旅游引导志愿队伍,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村BA篮球场、户外电影剧场等设施,让文体活动融入日常。村民从文化接受者转变为文化创造者,真正实现“精神共富”。

产业升级促进富民增收。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依托大湾村农家乐党支部组建“民宿联盟”,目前,全村共有60余户群众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和旅游民宿,年均营业收入达2000余万元,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引入携程度假农庄、百年古宅改建的“春山·湾留居”精品民宿,带动返乡创业潮,实现家门口致富。设立大湾农产品展销中心,发展香薯、玉木耳等生态基地,花石乡通过“线上引流、景区展销、园区体验”的立体运营模式,构建起可感知、可参与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实现了玉木耳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为特色农业发展探索出了可持续路径。

今日大湾,茶园与红旗相映,歌声与溪流和鸣。从深度贫困到振兴样板,大湾村以文旅融合为笔,以文化自信为墨,绘就了一幅“红绿交融、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皖西群山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