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镇:背包里的 “理论轻骑兵” 驮起基层宣讲新图景

发表时间:2025-07-01 08:31 作者:李杨 来源:燕子河镇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层峦叠翠的燕子河畔,“理响金寨背包式宣讲”正化作无声细雨,浸润这片红色热土。宣讲队员们背起行囊,穿梭于村落之间,用“小背包”传递“大理论”,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与时代新风,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心间,让理论宣讲在基层迸发出蓬勃生命力。

红色基因焕新彩,背包宣讲“映”初心。在燕子河镇六霍起义纪念馆,身姿挺拔的“红领巾讲解员”与经验丰富的“红色讲解员”,用清亮的嗓音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这里,已然成为背包宣讲队“移动课堂”的关键阵地。宣讲员们以馆内珍贵史料和震撼场景为依托,将厚重的革命历史转化为鲜活教材。无论是肃穆的纪念馆内,还是热闹的村部广场、书声琅琅的校园课堂,他们都能灵活开展主题宣讲。背包里不仅装着精心准备的宣讲资料,更承载着对革命精神的虔诚传承。在“背包课堂”里,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光彩,信仰的力量深深扎根。

网格连心解民需,背包宣讲“通”末梢。燕子河镇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背包式宣讲”与基层治理网格紧密结合。网格员们化身政策“快递员”,背着政策资料包走村串户,把宣讲课堂搬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医保征收新规、农事服务信息、特色产业扶持政策、防汛救灾避险知识……这些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都被网格宣讲员用朴实乡音、贴近实际讲得明明白白。背包宣讲队与网格员携手,打通了理论政策通达民生的“最后一百米”,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古韵新风共交响,背包宣讲“融”万象。在燕子河镇龙马村,背包宣讲队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点。村中文艺队伍将理论政策、文明新风融入传统民俗表演,创作出诙谐生动的三句半、韵味悠长的舞狮灯彩和传统节目打花棍,在节庆演出中走进百姓心里。同时,依托龙马村天文观测台,背包宣讲队邀请中科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在星空下开设“移动科普课堂”。宣讲员背着便携式天文望远镜和科普图册,为村民和青少年普及天文知识,点燃探索宇宙的热情。传统民俗底蕴与现代科技光芒在背包宣讲中交相辉映,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理响金寨背包式宣讲”在燕子河镇的实践,以背包为纽带,将理论宣讲的种子播撒在红色沃土、民生网格、民俗科艺的土壤中。从纪念馆的庄严肃穆,到田间的烟火气息;从网格员的奔走宣讲,到民俗活动的欢声笑语,再到天文观测台的浩瀚星空,燕子河镇的理论宣讲始终紧扣大地脉搏、回应民心期盼。小小背包,凝聚着思想伟力、政策温度与文化魅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这片希望之地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