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山镇以林长制为抓手,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林区管理重点,通过“巡护+监管+宣传”多措并举,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
以“长”织网,筑牢巡护防线。青山镇充分发挥林长制“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优势,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各级林长职责清单,构建起“镇级林长统筹抓、村级林长具体管、护林员日常巡”的三级责任体系。全镇115名生态护林员化身野生动物“守护者”,常态化开展巡护工作——重点排查非法猎捕工具、监测野生动物活动轨迹。同时,建立“发现-上报-处置”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非法捕猎、贩卖野生动物等线索,第一时间反馈至镇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中心,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截至目前,已排查收缴网具2套、捕兽夹1个,有效消除了对野生动物的潜在威胁。
以“治”促管,斩断非法链条。在林长制框架下,青山镇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中心联合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开展“林区+市场”联动执法。护林员巡护中收集的线索,为执法行动提供了精准指引。针对餐馆、商超、菜市场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执法人员突击检查食材及猎捕工具。快递物流代收点则重点核查可疑包裹收发记录,从源头遏制非法交易。此外,青山镇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从严查处,目前已办理相关案件2起,形成了“不敢猎、不能卖、不想吃”的强大震慑。
以“宣”聚力,厚植保护共识。“大家看,这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麻雀,咱们这儿的山林就是它们的家园,保护它们就是保护咱们的生态……”护林员手持宣传海报向村民讲解。依托林长制的基层阵地,青山镇将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融入日常巡护与入户走访。护林员携带宣传资料走村串户,用方言讲解保护案例;姜河村护林员在村民微信群转发科普视频,解读《野生动物保护法》。如今,“不捕、不食、不买卖野生动物”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全民护林、共护生灵”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